关于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
2003年10月9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正式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订企业信息化专项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和完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重大课题。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三部分组成。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集中了专家的智慧、心血,创造性地应用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新方法。该指标体系第一次将“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的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式落到实处;第一次提出从效能角度,从适宜度、灵敏度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在评估工作的调查阶段,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外部的股东、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的有关人员中分别以随机或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由于企业有多种类型,如专注于生产或专注于服务的企业,对相同的企业显然不能使用同一份问卷,所以进行试验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企业进行评估实践的过程中,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践在国家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得出切合企业实际的问卷并进行试验调查。在问卷设计上,使用语义区分量表(semantleDifferentialScales)构成的闭合式问题是一种简单、高效、稳定的方法。问题的具体形式如下例所示
在问卷的内容上,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即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通常在问卷设计完成后,会随即进行小范围的试调查,并对试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编号和输入工作,然后开始问题鉴别度的分析,即求出每一个题项的“临界比率”(criticalratio,简称CR值),其求法是将所受试者在预试问卷的得分总和进行高底排列,得分的前27%为高分组,得分的后27%为低分组,以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低二组受试者在每题得分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将T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的题项予以删除,因为这些题是不具备鉴别度的。然后,为了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会对问题的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以达到减少强相关问题的数量,精简问卷的目的。最后,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行信度分析。对由SemanticDifferentialScale型问题组成的问卷,常用检验信度的方法为L.J,Cronbach所创的系数(Cronbach’slapha),其公式为:
其中:K为问卷所包括的总题数
为全部试验问卷总分的方差
为单个问题得分求总后的方差
a系数值界于0~1之间,其值越高代表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好。
经过以上修改和检验,试验问卷就可确定为最终用于调查的问卷。为了满足测度工作标准化的需要,以实现同类企业测度结果具备可比性;同一行业的企业应使用相同的问卷,以同一方式选取调查对象或进行抽样。最后,从回收的问卷中求出该企业被测度的四个分量(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的平均得分和整份问卷的总分,以此作为分析的依据。更进一步的是,作为信息化评估工作的发展趋势,利用因特网和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问卷的网上填报,将结果直接汇总、计算并存人数据库。
三、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结果的分析
作为分析的依据,首要任务是建立评估结果数据库。由于不同的行业所需达到的信息化水平和推动信息化的力度肯定有所不同,所以,该数据库应按行业分类,用于收录该行业中已实施的信息化评估工作的企业的评估结果。从这些结果中,可以提炼出某行业中企业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企业的单项得分和总分值,并依次找出行业内处在不同信息化水平(阶段)的各项得分值。
2004年7月15日,中国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CECA)在北京举行“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工程”首批标杆企业发布会,发布了首批2l家标杆企业,重点推荐标杆企业的最佳信息化实践。神州数码、联想、首钢、光明乳业等一共2l家企业首批成功人选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对于人选信息化标杆企业,除了考察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规模,以及在同行业中的地位等基本能力之外,还重点考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相适应,是否务实有效,以及领导人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战略。作为信息系统的评判依据,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决算速度、对市场竞争的反应速度等内容亦成为考核信息化的重要指标。此外,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建设水平、应用水平、人员素质等要素也在考核之列。首批标杆企业中,有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首或行业信息化之首的;有在信息化关键应用上取得突破成就、创造多项世界记录的;有在改革和创新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有在竞争中利用信息系统获得显著优势地位的;有带动整个供应链信息化发展的。当选企业涵盖当前涉及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它们在以往信息化实践中,为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创造性的、成功的探索,发挥了凸显表率和示范作用,对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实际评估操作时,被测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得分与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在确定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更可以进一步从四个层面观察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影响以及与业内标杆企业的差距。例如,某企业信息化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将上表转为蛛网图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该企业和行业内最佳水平的差距。
图中虚线表示标杆企业的水平,实线代表被测企业水平。参照此结果,企业与信息化有关的人员可明确在哪些方面尚存有差距,并确定下一阶段信息化工作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