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2.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要以服务业为主,把第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搞好规划,分行业选择一批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帮助其尽快做大做强。积极引导支持被关停的煤、焦、铁企业转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帮助其“二次创业”。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发展新产业。
3.多途径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担保难。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创新中小企业担保运作机制,探索将政府资金直接抵押在银行,作为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金,银行也可采取灵活利率,超出固定利率的收入部分也作为风险补偿金,然后由中小企业局和银行共同审核放贷,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样既可以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又可降低担保门槛和成本。引导担保机构健康发展,鼓励各级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以现有的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吸引民间资金和企业资金参与,扩大资本金,放大担保效益,做大做强担保机构。
4.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开展强化企业活动,在企业中组织开展以基础管理、现场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升级活动,评选一批管理先进中小企业和管理达标中小企业,以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和上档升级。继续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提高企业家素质。开展树立企业家形象活动,加强企业家的教育引导,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继续引导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推行股份制改革,推进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5.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推进在每个县建设一个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服务队伍,使基层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得到最优质的服务。
三、总结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视企业发展中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自身的多方努力。只有通过政策扶持,社会融资,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等途径把企业做大做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实现“危”中求“机”才能实现企业扭亏为盈,造福一方百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吴江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吴彬洪 《企业经济》2006.1
[2]薛云建 以持续创新破解企业发展宿命论 《企业活力》2007.3
[3]王忠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管理》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