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丁虹 李战胜 时间:2014-06-01
  第二种形态是指家族仍然相对(或绝对)地控股,企业主及部分家族成员仍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相当程度上家族仍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是企业中很大部分高层经理人员甚至总经理都是非家族成员,基本实现社会化。企业成为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管理的现代企业,这也是一种现代企业家族管理模式。
  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要求家族企业必须对现有产权结构、管理机制、文化理念等各层面进行变革。要求家族股权主动“稀释”,按照公平竞争原则规划企业管理人,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重构企业文化等。鉴于中国的市场发育、“文化传统”及家族企业发展等现状,目前大部分大中企业要想完全走出家族制,未必是最有效和可行的选择,所以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现阶段大部分大中型家族企业变革的首选。
  三、家族企业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市场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家族企业不仅承受来自国内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还面临着国外更加激列竞争的冲击。在经济、金融和技术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国家族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立即完成从家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事务,也需要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上一些政策和制度的配合。因此,在完成传承后,企业家族制的改制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客观上来说,由于法制还不甚健全、信用体系也有待形成、加上职业经理人阶层也仅仅处于萌芽状态等种种现实因素,家族式管理无疑是成本最低的企业模式。换言之,对于中国的民企而言,家族企业的生命力依然是很强的。但由于中国的家族企业有太多不规范的地方,规则意识差。因此,在经历一段创业的辉煌后,中国的家族制企业必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保持持续性发展,如何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和管理方式等都是困扰家族企业的严峻课题,都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
  从短期来看,对于中国大多数家族企业来讲,转型的话题还稍显奢侈。毕竟,他们由初级的家族制企业转型为现代企业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比如实行家族企业产权多元化对企业所有者来讲,一定会是一个审慎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保守艰难的探索过程。建议在这个问题上要把握好多元化的“度”,保证改革后的企业继续保持高效,力争寻求到家族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二者之间的契合点,这需要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共同研究。
  从长期来看,企业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过程。家族企业的创业者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突破家族的窠臼,建立符合法治市场经济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譬如,采取对自己家族股份的主动稀释,或者积极参与培育职业经理人。越过这道坎,企业就更可能取得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这一层茧也破不了,就难言向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的转变了。为此,中国的家族企业既需要借鉴西方家族企业发展的经验,也要适应中国的情况,探索一条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路径。
  总之,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对于中国大多数家族企业来讲,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更多的集中在组织结构、经营行为和管理方式上,企业能做的,是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这一点来看,首先需要企业家能够做好内部的调整,制定出合理具有可行性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从“家业”到“事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