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内部风险控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娟 时间:2014-06-01
  二、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实施要点
  
  1.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与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的内容
  (1)内部控制的了解与初步评价。通过对公司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了解,内部审计人员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否良好;是否属于合法、正当的经营企业,进一步了解其关于采购付款环节的内部控制程序,考察公司在该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设计是否齐全、合理,整个循环是否由清购、订购、审核、验收与保管、编制应付凭证、会计处理、付款等环节构成。请购单审核是否符合公司采购计划,是否经相关主管人员签字审批等程序后,采购部门根据合同规定的请购单编制连续编号的订购单并报审核部门审批,订购单经审核批准后,向供应商发出订货要求,(若数额较大)签订正式合同,所购货物运到公司后经过验收部门负责验收之后方可入库,记账,付款等环节都有相应的凭证和处理手续。内部审计人员认为公司采购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较小,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测试。财会论文网
  (2)内部控制关键的控制点。从整个循环来看,关键的控制点有:采购计划市批、签合同、验收货物、付款结算的审签、记账和对账、稽核等。针对关键控制点设计内部控制调查表,对内部控制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其它调查表的设计也同样针对内部控制设置情况而设计。
  2.审计结论与风险评估
  通过以上的审查与测试,可以认为采购付款循环所涉及的有关交易与账户的相关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如果能够达到公司对该循环业务的控制目的,财务处理符合程序且基本正确无误,能保证财务报表按正确的会计期间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关于该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风险水平较低,则可以对内部控制给予较高的信赖。
  
  三、加强企业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建议
  
  物资采购是对企业物资采购活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应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物资采购是最容易出现问题而又不被重视的环节,同时又是内部审计中最薄弱的“盲区”和难点。在日常实际工作中,重视和强化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内部控制的职责和地位
  一个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所以,要使内部审计部门真正成为企业内部有效的监督、管理、咨询部门,促使企业国企建立一个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尤其是确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律地位,国家应为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地位,真正让内部审计成为企业自身发展、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充分发挥审计在物资采购中的作用。
  2.完善内部控制
  由于受托责任的产生,才有了委托者及其他第三方对受托者的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手段之一,是一种落实受托责任的控制机制。加强和完善对企业物资采购活动的监督控制,一是可以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可以促使受托者千方百计完成受托责任,其中包括建立内部控制,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例如,通过加强和完善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目标是否实现,企业财务会计及其他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法律法规、财经法纪是否切实得以履行。
  3.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环境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所处的特定时间和外部空间的总和。外部环境是所有企业内部审计所面临的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是任何单一的企业都无能为力改变的环境因素。企业内部审计的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和内部空间的总和。相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环境来说,它属于微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