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的规制及竞争力问题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波 时间:2014-06-01
  摘 要: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约束转向无序。在竞争趋势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竞争重点体现在互联网和长话业务领域竞争方面,大客户是竞争的焦点。电信市场的ICP、EMAIL、数据库、传真、视频会议等增值业务首当其冲地受到较大冲击,对电信企业的稳定增长产生影响。在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电信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电信;竞争;规制 
   
  电信业具有明显自然垄断特征,即规模经济、外在性和成本弱增性,这决定了在任何产权制度下电信业都要受到政府的规制。这些规制主要包括:市场准入与退出、电信资源分配、网络互联互通、电信普遍服务、电信业务资费、电信技术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等。 
   
  一、电信业的特征及其规制改革 
   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电信业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规制方式。但由于技术与需求的变化、市场的扩大导致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发生变异。在现代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理论推动下,世界电信业的规制改革经历了由严格规制到规制放任的转化。我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历程也符合这一国际化改革浪潮,从1998年进行规制改革开始,中国电信行业历经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中国电信行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固定网电信运营企业拆分重组卓有成效,目前,在基础电信领域,已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和中国铁通等6家重要基础电信公司,它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与其他经营业务的公司展开竞争。在增值电信及互联网相关业务领域,一个更加开放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 
   
  二、我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SCP分析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电信业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格局开始向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竞争等多种类型转变。2002年12月,中国电信再次分拆。最终形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等6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各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业务形式方面,市话本地网上,电信、联通、铁通及广电都可涉猎;移动业务上,出现了联通与移动双寡头竞争;宽带产品上,电信、吉通、网通、联通、铁通、长城宽带、广电都可参与,而且是外资进入的重点。IP电话业务上同样有了电信、联通、吉通、网通。在网络接人上更是涌现出150多家ISP。在市场份额方面,2002年各运营企业的业务收入市场份额为:中国电信33.1%,中国网通164%,中国移动36.7%,中国联通12.4%,其他企业1.4%。2003年6月底,我国各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占业务收入的市场份额为:中国电信31.1%,中国网通16.6%,中国移动37.4%,中国联通13.4%,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为1.5%。这说明总的电信产业经过历次改革和分拆后,逐渐形成了多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更可喜的是,电信业在拆分过程中开始引人民间资本,改变了国有独资的局面。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上市,电信行业的投融资壁垒大大降低。
  从市场行为来看,电信企业的产品差异化竞争比较明显,各个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广告、产品质量、产品服务和品牌等方面竞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在价格竞争方面,尽管电信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有政策“高压线”,但是各家运营商仍频闯红灯,大打价格战,在有些区域性竞争中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现象。这一方面表明市场条件下的企业为获取利润的竞争动力;另一方面也表明现有的价格规制体制滞后于市场发展的事实。 
  从市场绩效来看,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迅速,2004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完成5188亿元,同比增长12.6%。另外,电信企业的供给能力大大提高,数据显示,我国电话用户数从1979年的203万户到突破1000万户用了13年时间;从1000万户到突破1亿户用了6年时间;从1亿户到2亿户用了2年时间;从2亿户到3亿户用了1年的时间。我国电信业所取得的成绩表明,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改革思路的正确性,它为我国电信业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