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矿企业一体化的思考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在国际铁矿石市场,虽然没有一家钢铁企业与三大矿山做到了一体化,但是日本企业在三大矿山的投资和参股可以看成是钢铁企业和矿商的部分一体化。在1963年日本-澳大利亚经济联合委员会上,日本和澳大利亚在东京首次签订了关于铁矿石的长期合同。铁矿石贸易的长期协议以此为开端,一直持续至今。三井物产积极参与澳大利亚铁矿山的开发,在世界铁矿石出口数量上,权益基准占7%,拥有3800万吨,是国内最大,世界第4位的准资源垄断集团。
钢企和矿企虽然需要互相依赖,但是这两个主体间的关系是相当敏感的。由于中国的钢企和矿石生产商分别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其中无论哪一方都不希望被对方收购,因为一体化会使得总体利润难以分配。可以注意到,日本利用三井物产这样一家贸易公司对跨国矿石企业进行收购就避免了钢矿双方的尴尬,而且三井物产通常并不是进行控制性的收购,这样做不仅仅可以让矿石企业更加的专业化,同时,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给了他国适当的安全感,并给自己国家的钢铁企业在资源价格方面减少了风险。
参考文献:
[1]牛德生: 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J]. 经济经纬,2004年第3期
[2]韩兆玲: 高炉常用炉料结构类型分析[J]. 钢铁研究, 2003年6月 第3期(总第132期)
[3]徐矩良: 我国高炉合理炉料结构探讨[J]. 炼铁, 2004年8月第23卷第4期
[4]李明慧 赵坚:资产专用性能否作为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动因[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9月第6卷
上一篇:电子商务网站SEO推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