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国柳 时间:2014-06-01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1.解释变量
  本文研究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根据前面所述的研究假设,定义4个解释变量,如表2所示。
  2.控制变量
  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因素除管理层激励变量外还有很多,因此在模型中设立了控制变量,以控制其它因素的变化。
  (1)公司规模(SIZE)。关于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规模大的公司可以调整报告盈余的范围比较广泛,但受到来自政府监管部门、机构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和关注也较多,公司运作更规范,信息较透明,从而增加了大股东实施盈余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因此相对小公司而言大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小。故提出假设(H6):假设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并取以e为底的期末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
  (2)净资产收益率(ROE)。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有关上市公司发行股票、配股等的规定都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有关,通常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存在的盈余管理就更大。因此,本文选择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的控制变量。本文提出假设(H7):假设资产收益率与盈余管理信息存在正相关关系。
  (3)资产负债率(DEBT)。有关盈余管理契约动机中债务动机的研究表明,当公司面临较高的负债比率时,管理当局为减缓契约条款的限制压力,会倾向于从事盈余管理以避免财务危机。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高,则受到的契约限制越多,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因此,以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提出假设(H8):假设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
  3.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量模型
  国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以截面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操控性应计利润能够有效地衡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Dechow et al,1995;Bartov、Gul and Tsui,2000)。就国内资本市场的研究来看,使用截面的Jones模型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也已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如魏明海(2000)对中国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盈余管理的研究;曹廷求,钱先航(2008)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王生年,白俊(2009)从股权结构、社会激励、董事会特征与监事会有效性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等。夏立军(2003)对国外主要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调整模型在中国股市上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使用截面数据并分行业估计的Jones模型经过一定调整后能有效揭示出盈余管理的程度。因此,本文研究借鉴这一方法,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计量盈余管理。具体表述如下:
  DAi,t=TAi,t-NDAi,t(1)
  模型(1)用于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DAi,t即为计算得到的样本i在t期的操控性应计利润;TAi,t为样本i在t期包括线下项目的全部应计利润;NDAi,t为计算得到的样本i在t期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TAi,t=NPFi,t-NCFi,t(2)
  模型(2)用于计算全部应计利润。其中,NPFi,t为样本i在t期的净利润;NCFi,t为样本i在t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NDAi,t/Ai,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