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杜以宏 时间:2014-06-01
   财务指标体系界定表
    依据行业标准对样本公司的8 个财务指标赋予了权重,并采用如下评价体系模型计算得分:综合绩效指数=Σ(Xi·Pi),i=1,2…8(Xi为单项经济指数,Pi为个指标权数)。
    以上述模型分别按单一财务指标指标封顶和不封顶计算出了全体样本公司2007 年、2008 年、2009 年三年的综合评价分数,同时以净利润变化和扣除投资收益的净利润比较法进行了辅助研究,根据四种方法得到的并购绩效变动趋势图如下:


    三、研究结果
    本文以四种分析方法分析得出的结论呈现了高度的一致性,说明研究结果可以得到相互印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之前一年、转移当年和转移之后一年的绩效总和呈现“V”字形走势,即发生并购当年上市公司业绩处于谷低,并购之前一年与之后一年绩效都比并够当年高。全部样本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之前一年、转移当年和转移之后一年的绩效总和呈现的“V”字形走势,右肩低于左肩,即发生并购后的一年尽管绩效有所恢复,但仍未恢复到并购前一年的水平。
    虽然控制权转移之后的一年总体绩效较并购当年呈现上升状态,但从控制权转移的样本个体来看,绩效上升的公司数量比例并未呈现出明显优势,即对上市公司个体而言,并购成功概率并不占优。发生恶意收购的上市公司总体绩效总体当年或随后几年呈现下滑态势。
    四、相关建议
    政府应该对并购行为总体上持鼓励态度,因为并购重组一方面能够充足管理层从而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通过资产置换和资产注入,大大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企业家一是应当谨慎面对并购,抑制权利和盈利盲目膨胀的欲望,对并购行为进行理性决策;二是注重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企业并购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交易手段和整合战略。在并购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并购后如何将公司整合到一起,或者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并购后所能够产生的成本节约、销售增长被大大的夸大,造成并购行为发生后企业绩效下滑。
    投资者应分辨优劣,选择价值投资标的。在过往历史上,凡是发生重大重组的上市公司总是跟进大量炒作行为,但投资者应清晰地认识到,虽然并购行为总体绩效有所上升,但从个体数量来看,扣除非经常性因素有过半数的并购行为是失败的,这也应该引起广大投资者的警惕。投资者要在投资时要对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分类和鉴别,识别并投资真正推进公司绩效提高的并购标的,避免投资不成功的并购行为。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法制环境,提倡价值投资理念,打击以圈钱或市场炒作为目的报表重组和恶意并购行为。企业因并购导致的控制权争夺会造成公司法人治理混乱、管理和运作失控、高层管理人员更换频繁、财产不安全隐患增多,使公司股东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法规,打击以炒作和不法行为为目的的恶意并购行为,保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