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内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盛红 时间:2014-06-01
   三、完善绩效考核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目标
   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目标,因为考核目标是全年考核的基础。考核目标必须符合5个标准,即:一要目标具体、明确;二要可衡量;三要考核方案可行;四要考核方案易于执行;五要有明确的考核时间表。要满足上述5个标准,考核部门就需要多跑、多问、多摸底、多思考,避免闭门造车。比如目标计划的制定必须与企业、部门的目标一致,制定目标计划必须与被考核者反复沟通推敲,不同类型的部门配以不同的评价内容。如对业务部门应侧重于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尽量做到量化考核;而对管理部门则要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工作信息,建立高度客观的工作标准,侧重工作效率、完成结果等方面的考核。
   (二)使考核双方保持相对独立
   要想使考核结果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要保证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或被考核部门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杜绝双方存在隶属关系。2.要防止晕轮效应。在评定时,评定者每次只就一个评价维度对所有的被考核者进行评定,然后再进行下一级的评定。3.控制或消除评定中的宽松和严厉倾向,可以控制评定结果的分布状况,比如要求有一定比例的“优秀”或“不合格”,这样迫使评定者评定标准较一致;也可以降低评定量表的含糊性。4.摆脱对比效应,采用诸如关键事件法之类的技术,全面考察被评价者在较长时期内的行为表现和工作业绩。
   (三)提高被考核者对绩效考核的支持度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考核实践来看,被考核者在考核中处于被动或弱势状态,大多数人都不乐意被考核。因此,如何提高被考核者的积极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传统的考核办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过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而由于优秀指标有限,因此考核难以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把考核的目的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更多地转向对每个人的个人发展的诊断。而注重每个被评价者自己与自己比,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这样对每个被评价者都有激励作用。
   (四)提高可量化指标比重
   工作分析是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确定可量化指标的前提。它可以确定绩效标准,然后把被考核者实际的工作绩效与理想的工作绩效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考核。在设计考核表之前,要对所有的被考核者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了解该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工作量及工作态度如何等等。有了这些可量化指标就可以减少主观因素对业绩考核的影响,在编制绩效考核表时考核者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不会走过场。
   (五)及时进行绩效反馈
   考核目的不应终止于考核结果,它是新的绩效管理的开始。绩效反馈与面谈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在分析考核结果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提出综合改进意见。这样不仅能使考核者切实了解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能探究绩效考核中问题的原因所在,从而帮助被考核者客观地、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共同确定下一绩效管理周期绩效目标。
   (六)建立绩效考核与薪酬有效联系机制
   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通过考核、反馈、职位说明书等相关方式,在短时间内消除企业中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等思想。通过考核使企业的管理者更加清楚了解被考核者的知识、技能及不足,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晋升、调动等职业发展规划,帮助被考核者发挥潜能,改进现有工作绩效。
   客观地分析并把握当前企业改革进程中在绩效考核领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做出合理的解释与规划,是提高企业管理平台的必备条件。同时也应看到,绩效考核本身就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难题之一,不存在绝对完善的考核模式,企业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完善考核体系谋求对问题的逐步解决。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把绩效考核做好,从而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稳祥.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变革研究[D].重庆大学, 2002年(3).
  [2]韩峰.突破国企绩效考核的瓶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
  [3]温静宜.从传统文化看中国企业的绩效考核[J].科技纵横,2005(4).
  [4]吴久峰.国企绩效考核误区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8).
  [5]李和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