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越预算”思想的企业预算管理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关键词:超越预算;预算管理;超越预算管理
一、“超越预算”概述
(一)“超越预算”思想的提出
1998年1月,跨国型高新科技制造业联合会(CAM-I)在欧洲组建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论坛(Beyond Budgeting Round Table,以下简称BBRT)”。BBRT对欧洲许多未采用预算管理及放弃预算管理的公司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认为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必须寻求一种新的经护理机制来替代传统预算管理,于是“超越预算”应运而生。
“超越预算”管理以“适应性经营过程”和“组织分权领导”为原则,以目标制定、战略、成长与改善、资源管理、调整、成本管理、预测、计量与控制、奖励、责任及权限与委托十个项目为理论基础,同时通过三个阶段加以推进:第一阶段,在最初准备工作上,要求管理层建立“超越预算”的视角,并在整个组织范围内达成共识,以保证后两个阶段的顺利实施。第二阶段,在预算管理方而,提倡灵活应用建立在业务流程再造(BPR)基础上的平衡计分卡和价值基础管理,并据此应用相对也即指标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消除因传统预算的业绩评价所带来的负而影响。同时,重视对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反映,积极构建以战略成效为导向的经营系统。第三阶段,在组织管理方而,提倡企业组织的彻底分权化,即将权限委托给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
(二)“超越预算”的优势
1、超越预算有助于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
超越预算是一种动态预算,坚持“适应性经营”的管理原则,其编制与执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超越预算编制结合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采用了平衡计分卡、标杆竞争、作业管理及滚动预算等多种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以一套适应性的管理过程来代替预算编制的过程。由于超越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灵活性,企业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这促使企业取得更好的业绩。
2、超越预算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战略发展
首先,超越预算采用组织分权领导制,在公司治理上明确了企业的价值观,提供一个以明确的原则和限定为基础的监管框架,强调企业的战略目标导向,使管理者关注的内容从固定绩效合同转移到企业长远战略上。其次,超越预算通过公开战略制定过程,给予团队充分的自由和力量,将价值创造的决策责任交给一线团队,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企业战略中,在面对威胁和机会时做出合适的反应,使管理行为和战略目标更多的保持一致。
3、超越预算有助于维持企业的竞争力
超越预算以相对业绩为原则,认为企业的目标不应该是绝对的盈利数目,而是战胜竞争对手,企业不能局限于内部预算目标的完成,更要支持取胜于市场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在建立相对绩效目标的基础上,超越预算采用如标杆法的相对评价标准来考核员工的业绩,通过与企业内部同行和与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对比来决定考核结果,要求各管理基层时刻关注企业在竞争中是否处于领先地位。
二、“超越预算”在我国预算管理的适用性
(一)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尽管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实现其目标发挥了作用,然而随着商业环境的急速变化,国内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下述的缺陷和问题。
首先,预算的编制执行与企业的战略相脱节。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刚性”过强,预算目标僵化,企业往往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预算编制而忽视了对竞争对手的关注,不利于竞争战略的贯彻实施。此外,一些企业在编制执行预算时过于关注“财务数字”的预算指标。因此,企业编制执行预算管理并没有有效支持企业的战略。其次,预算的编制执行阻碍企业的发展。由于全面预算编制遵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预算工作往往费时耗力并且编制成本过高。现行的预算管理阻碍了企业的充分授权,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相分离,抑制了员工发挥能力的积极性。
(二)“超越预算”在我国预算管理的适用性
1、企业竞争环境发生改变
随着当今世界从工业经济时代转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的变化越来越不可预测,企业关键的竞争因素也从财务资本转向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很大程度来源于对知识资本的有效利用和控制,最大化知识资本价值会比最大化财务资本价值为企业的股东带来更多的增值。因此,传统的以财务资本为主的预算管理已经不利于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大环境的变化为我国企业尝试超越预算管理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上一篇:建设透明企业与推行厂务公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