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2.2按实物资产类别设置仓库,完善收发手续。企业无论大小,也无论采用何种经营方式都应当要有物资仓库,不能与车间共用,这是对实物进行有效控制的的基础和物质保障。因此我们要求园区企业建立了自已的仓库,多的建了几个,少的也建了一个。对企业的实物资产进行了有效的归类,并将材料与商品,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等都进行了分类存放,建立了产品标识卡,设置了库存台帐,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由专人进行了培训后,让其负责企业实物日常收、发、存的管理工作。任何人不能随意拿取、放回财物,要严格按照实物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并且要及时入账。
2.3注重培养、提高实物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永远停留在“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经营理念上,要实现从粗放型的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跨越,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物内控制度行为主体是人,再科学的内控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园区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我们要求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机制。首先要求企业选拔或任用思想品德好、能为企业尽职尽责服务、具有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担任实物资产的采购、进出库、销售、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工作;打破任人唯亲的人才管理模式。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大胆选用德才兼备的员工充实实物资产内控的关键岗位,形成育人、用人、留人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激励人,要选好人、用好人,充分调动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例如:采购员、销售人员可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轮岗制度;财会人员要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正确进行核算,不断提高财会人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及时对实物资产库存量是否合理性进行分析,并随时向单们负责人报告。
2.4加强库存信息追踪分析,合理预测实物资产的需用量。园区企业出现部分实物资产资金占用过大,储量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实物资产库存量信息掌握不及时,对企业实物资产需求的预测比实际需求量大而导致的。往往不考虑自己资金的承受能力,采购实物资产过量,入库储存时间长,造成实物资产库存成本明显增加,导致资金的严重紧缺,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进行。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合理确定一定数量的基本实物资产为管理原则,要求企业勤进少购,以免大量资金积压在实物资产上,采用现代实物资产管理手段,及时了解追踪实物资产量的变化,详细分析并尽量能使实物资产的存储成本、实物资产不足引起的短缺成本、订货、装运和提货成本三者之和为最低,确定企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要尽量在各种实物资产成本与实物资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2.5加强实地盘点控制实物资产。实地盘点是检查账实是否相符,发现实物资产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实习实践中我们统一组织学生对园区相应企业进行了实地盘点,并根据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和园区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实物资产盘点制度,在制度中我们首先确定盘点的时间,盘点人员组成。比如年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保管员变动时必须对其保管的材料实物资产进行清查等,在人员组成上应针对不同的实物资产,确定盘点人员。如由实物资产保管人员、记录人员、内部查账人员、部门的负责人员共同组成盘点小组,以确保盘点结果的客观、准确。其次在盘点手续上要求做到。盘点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盘点表、盘点器具的准备,盘点具体时间的安排等;盘点过程中,应合理分工,确定操作人员、监视人员、复查人员职责。最后是在盘点结果的处理上。处理前要对盘点结果的抽查,确保盘点结果的相对准确,并对盘点所查明的问题应在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后才能进行账项调整。
园区企业在认真执行上述实物资产控制措施之后,从对实物资产无序的管理状态,走上了规范的管理道路,以最低的费用付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回报,使存货资金的周转率提高了1.5倍,流动资产的占用率从原来的50%下降到20%—30%左右,账实不符的状况也明显减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园校互动,校企融合”的成功范例,是解决企业管理不足和职教学生就业实习的大胆探索,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