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零售商业企业库存管理控制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3)定期库存商品排队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库存商品排队,分适销、脱销、滞销等几大类,通过商品排队监控库存结构,及时采取调整补充,压缩处理等措施,保持库存的合理性。
(4)特种商品临界报警制度。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有保质期、有效期的商品实行临界报警制度,各商场设报警员,建立台账,逐笔登记,并于临界期前向经理报告,及时采取换货、退货、优惠销售等办法妥善解决,避免过期造成损失。
(5)处理商品报批制度。对应处理的有问题商品由小组列出清单,商场经理拿出处理意见报主管经理,并由财务、业务、物价等职能处室有关人员现场考查实物逐笔定价,报总经理审批后方能处理。
(6)库存商品定期盘点制度。每月对库存商品盘点一次,列出盘点清单,财务处进行检查,看盘点是否正确,是否有白条抵库,对过期、滞销、残损商品限期解决,对盘亏商品一律按售价由责任人和商场经理一并赔偿,确保财产真实。
(7)经营者离任审计制度。对经营者的离任进行全面审计,包括库存是否真实,结构是否合理,应收账款以及经营成果等,经核实后方可离任。经营者对经营期内造成的库存损失负全部责任。
(8)建立库存指标考核体系。根据管理要求确定的库存管理指标主要由库存商品的经营现状,原定目标、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变化率等主要指标构成,成为库存管理的强制指标,指标如下。
总体库存运行质量指标:
①库存周转天数=360/库存周转次数;
库存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
②库存天数=库存金额/日平均销售额×100%库存金额;
③库存品种数(SKU数):考核期内有库存的品种数;
④总商品品种数:考核期内确定必须经营的品种数。
库存期限管理指标:
①滞销品比率=X天内无销售的商品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②超期库存比率=X天内未销售完的商品金额/库存总金额×100%;
③保质期指标:货架商品剩余保质期长度不得低于保质期长度的1/3;
④库存记录准确率=库存记录准确的商品数/总盘点商品数×100%。
库存数据管理指标:
①断货比率=断货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②畅销品断货比率=销售前N个断货品种/总商品品种数×100%;
③低库存品种比率=库存天数低于M天的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④高库存品种比率=库存天数超过X天的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⑤负库存品种比率=库存金额为负数的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库存结构管理指标:
①动销率(商品出勤率)=有销售的商品数/总商品数×100%;
②销售同比增长率=(本期销售额/同期销售额-1)×100%;
③毛利存货周转比率=毛利率×库存周转比率。
以上各项库存商品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化了库存结构,消灭了潜亏因素,保证了经营的良性循环。
商业信息系统不断优化,库存商品管理系统应随库存管理的要求,不断优化数据结构与分析系统,大量的分析统计工作必须依靠信息系统来完成,减少人为操作,为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提供依据,为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更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