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可使学生清醒地认识自身的能力状况,学习自觉性得以提高调查表明,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前不清楚自己的能力缺陷,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课堂所授内容于己无用,同时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学习什么。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自己与职业人之间的差距,知晓企业需要而自己欠缺的能力有哪些。许多学生因此会在课后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能力缺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均得到了提高。
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实施中的问题
学生的认知问题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主要是教师讲授,对于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同时需要在课后学习相关知识、收集处理大量信息的企业项目教学难以接受。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参加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是在帮企业做事情,要求企业付报酬,在企业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不愿意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具有以上心态的学生很难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
企业的持续合作问题企业以项目参与学校教学,不仅要产生人力、耗材等方面的成本,同时也承担着项目的时间风险。尽管企业提供给学校的项目在时间和质量方面要求不会特别高,但如果学生实施企业项目的水平太差,无法保证企业对工作结果的基本要求,将会降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影响企业与学校的持续合作。这种现象在实际的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时有发生。
教师的素质问题实施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完成企业项目的一定的经验,显然,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此类教师较为缺乏。
推动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教学模式的措施
强化思想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掌握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掌握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在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较差,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学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明白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要使学生从思想深处产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动机;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必需的职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做了一点事情就要企业支付报酬是一种短视行为。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彻底解决了,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才能顺利实施。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参与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教学模式的激励机制实施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教学模式的前提是企业的配合。企业参与学校教学,需要获取相应的利益,否则合作不会长久。因此,学校必须为企业参与教学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具体可从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宣传、对企业参与教学的人员予以适当费用补贴、对企业项目进行技术援助等方面开展工作。
引进和培养具备真正“双师”素质的教师成功实施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要依靠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实施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教学模式所需的“双师型”教师,不强调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拥有,关键是要有企业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学校积极从企业引进符合要求的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聘请行业企业的专门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出台激励政策,促使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到企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锻炼。学校具备了足够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才能全面实施,大多数学生才能从这一教学模式中受益。
高职院校要改变所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欠缺的现状,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