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禹光婌 时间:2014-06-01
       1.要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财务控制最终通过对人的控制来实现对活动的控制,人在财务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好用人关,是实施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条件。如要求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被委任会计领导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决不可滥竽充数;对会计人员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素质。
        2.要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关键环节进行规定,并切实贯彻执行。
        3.要发挥监督机构作用。科学、严密、独立的审查监督制度,是正确实施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保证。要强化企业审计监督职能,反对“一言堂”,除了建立内审机构外,还要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职代会的监督作用,逐步落实新修订的《会计法》中明确的内部控制、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
        4.要实施严格奖罚制度。从原始凭证、会计分录、科目设置、帐册管理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着手,对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进行检查考核,使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对材料、用工、能源等是否定额管理进行审核,检查预算管理是否得到执行。在考核检查的基础上实现奖惩兑现。
        (二)积极推进产权改革。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改革,一是解决所有权过分集中的情况,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二是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等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为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奠定制度和组织基础。
        (三)加快信用建设。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观念,增强企业重合同、守信誉的自我约束意识;另一方面,银行是经营信用的特殊企业,也应当遵循诚信的原则,在其变更贷款承诺时要提前通知客户并陈述变更的充分理由。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与借鉴国外在信用担保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稳妥地发展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以服务为宗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信用担保机构。
        (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先后设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给予融资等方面的支持,但这仍解决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在间接融资方面,银行因惧怕信用问题带来的风险,不愿将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国内创业板迟迟不开,使本想在资本市场上有所作为的中小企业望而兴叹。政府可尝试成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特别是要重点扶植一些规模较小、机制灵活、管理健全、经营状况良好,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银行类金融机构。
        (五)尝试财务资金管理外包。为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人才、信息、管理及其他资源优势,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可以尝试将财务资金管理进行外包。
  参考文献
  [1]《家族企业》,恩纳斯托.J.珀扎,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2]《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林汉川/邱红,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2;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苏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4;
  [4]《中小企业管理》,杨加陆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