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一)关于拓展社区建设主体的思考
在一般意义上,我国社区建设的主体一般包括政府、驻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居委会等。在传统的观念上,社区建设好像就是政府和居委会的事,跟企业没什么关系,广大驻区企业对参与社区建设也没有多大热情。但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社区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巫伦是发展壮大还是被淘汰出局,社区都要付出承接企业的代价。企业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一方面可以解决社区的财政困难,通过拨款来改善企业的绿化设施,增添办公用品和体育健身实施,营造和谐环境。另外一方面,企业还可以为区内居民提供实习和工作的机会,为解决社区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如此一来,企业通过这些行动不仅改善了社区的环境,还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心,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企业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有助于改变我国传统的社区建设观念,即由政府、社区居委会等来大包大揽,是拓展我国社区建设主体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关于企业参与社区建设对其自身发展的思考
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是企业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扩大收益的必要之举。通过可口可乐参与社区建设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从短期看,可口可乐在这些活动当中确实损失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此举却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其品牌价值,使其在社会公众心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对于其产品的销售将会带来莫大的帮助,从而带来更大的利益。通过积极地参与社区建设,可以与其相关联的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发展诸如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公民治理、社区照顾、社区服务等项目的同时,也使自身的发展拥有了一个更为良好宽松的环境。
(三)关于企业参与社区建设资源优势的思考
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更能体现其在社区建设中的资金和资源优势。与其他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相比,企业在资金、人才以及管理上有巨大的优势。如果企业能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将会给社区治理带来所需的资金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从而使得社区的建设不再单纯的依靠政府和当地基层行政单位,为社区建设主体的多样化增加新的内涵。
(四)关于企业参与社区建设遵循原则的思考
企业参与社区建设要依据量力而行的原则。通过几个例子,我们发现,能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企业大多是知名企业,这是因为这些企业有着雄厚的资本与丰富的资源,它允许在参与社区建设的初期没有经济回报,允许有这样一个收益缓冲期,它并不惧怕大量资金投入到社区建设中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所以,作为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并不能盲目的参与自己承受不了的慈善之举。可以在在做强做大自己的同时,可以在搞好生产的前提下,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建设活动,毕竟作为企业,如果能很好的承担好自己作为纳税人的角色,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当然这并不是企业抵制慈善或者放弃参与社会建设的理由,我们提倡的是量力而行,积极参与,做强自己,回报社会。
上一篇:试论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