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规范》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匮乏
部分企业经营者模糊了经营管理理念,管理意识淡薄,使内部控制效果不佳。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目标都很简单,普遍重经营轻治理,多关注合理经营目标,对经营效率目标则关注不足,并未考虑营运效率、效果等,而只把防止舞弊,保证会计资料合理、合法和有效进行业务视为唯一目标。
2.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监督乏力
现行内部审计大多独立性、权威性不足。首先,所有者缺位导致产权不清。国有企业受限于历史原因,管理者或代理人获得企业内部绝对优势,几乎获得了内部所有权力。各种监督标准不一,功能重复,监督合力失效,使各种监督并未按既定目标实施,监督弱化。
3.缺乏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大多企业评价机制不科学,激励政策欠合理,内部控制漏洞出现后,管理者获取自损害公司利益行为效用远超过公司利润中剩余索取权时,便会凸显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使企业成本中记入了大比例的实际利润,这些利润以多种形式体现为职工、管理者,尤其是高管的额外收入。
四、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的措施
1.改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运行、目标实现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受法人治理结构影响很深。为内部控制环境,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应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使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职能充分发挥。改善股权结构,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使其监督评价职能充分发挥。强化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高管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意识。
2.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标志是全面预算管理,事实上,内部控制中,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同样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下,预算是公司治理结构得以规范的制度保证;可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升经营效率、效果。全面预算管理应结合企业战略,基于战略预算进行年度预算的制定,再向各责任主体分解预算目标,并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并以预算考评结果作为薪酬计划制定的依据。
3.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使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方法可保证企业内部组织、岗位、整体行为及其结果持续一致于公司目标。因此,企业首先应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其次,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制定工作目标时,有必要组织全员参与,并对其层层分解;尤其应保障全员参与制定企业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金珠: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J】现代商业,2009
【2】勇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解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0
【3】余卫东:关于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