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增长关系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第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地区、产业发展政策。中国内资产品出口结构上,主要是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与附加值含量低、竞争力弱,而外资企业生产与出口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品,因此随着中国产业不断升级和出口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今后内外资出口竞争效应会增强,尤其是东部地区和高新产业的竞争,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的正面效应可能会弱化甚至是消失,因此虽然从整体角度考虑不存在挤出效应,并不代表在某些地区或是某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上不存在挤出效应。所以未雨绸缪,鼓励中西部地区扩大引进外资规模,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积极作用;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应科学地、有选择地引进外资,尤其是那些在出口部门外资相对规模较高的地区和行业,重点应该放在引入FDI质量上,把是否有利于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和出口竞争力增长作为衡量外资的标准。
第三,加强内资企业部门出口竞争力的培育。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外贸增长对外资企业依赖性过强,2010年全国共有天津、江苏、广东、上海、福建、辽宁、山东共7个省市外资企业出口超过了该地区总出口的50%,全国净出口2009年的58%、2010年的51%均来自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贸易出口对外资企业同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中国外贸增长的大部分利润被外资企业独得,这种出口部门外资企业一家独大的发展趋势,显然不利于内资企业通过国际贸易自身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在以后的政策制定中,更应向发展中国相关行业和地区内资企业的出口规模和竞争力,向促进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税收、政府R&D投资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内资企业尤其是出口部门的内资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保持民族企业在经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三资企业、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丹辉.外商投资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实证分析[J].改革,2004(3).
2、王少平,封福育.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贸易的效应与地区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8).
3、江小涓.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J].南开经济研究,2002(2).
4、延兵.FDI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基于地区差异视角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6(8).
5、龚艳萍,周维.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9).
6、Hadri,Kaddour.Testing for Stationarity in Heterogeneous Panel Data[J].Econometric Journal,2000(3).
上一篇:中小型企业打造产品品牌之我见
下一篇:企业集团年薪制实施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