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与企业成长速度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二)相关性分析
表2 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示10% 水平显著,**表示5%水平显著,***表示1%水平显著。
为了避免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先以2007年度中小企业板的数据计算了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资产负债率跟公司规模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说公司规模越大,它的资产负债率也就越高。这个现象有一定的依据,大公司业务更分散,不容易失败倒闭,因而可作为破产可能性的反函数,即规模对债务数量有正的影响,然而对于外部投资者来说,规模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小,相对于债权投资,投资者更偏好股权投资。理论研究对于财务杠杆和公司规模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达成一致的预测。一方面,公司规模可以是外部投资者所能获得信息的一个度量。Fama、Jensen、Rajan和Zingal认为,大公司提供给债权人的信息往往比小公司多。所以不对称信息问题少一些的大公司,其权益应当比债务多,财务杠杆相应较低,财务杠杆与公司规模应成负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大公司的业务常常有更多元化和更稳定的现金流,同等情况下,大公司破产的可能性比小公司要低,因此企业规模应与财务杠杆成正相关,而其他的自变量之间没有特别显著的相关性。
(三)回归结果分析
表3回归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具有正向关系,系数为0.015;总资产对数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之间也具有正效应,影响因子为0.006,但是显著性并不明显。员工持股比例的一次方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具有负向关系,其二次方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又呈正向关系。说明员工持股在一定范围内对上市公司具有正效应。从财务绩效来看,在某个区间内,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能提高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保护程度。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在中小上市公司中,员工持股与公司成长呈非单一性。表现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员工持股比例呈非线性的二次方程关系。通过计算模型函数,可以得到驻点为30.18%。
研究结论
本文以中国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公司成长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将样本细致分组深入探讨了持股比例大小与公司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一,当管理者持股比例在0%~30.18%的范围内,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员工持股比例正相关,表明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问的利益趋同占主导地位,这时增加员工持股比例会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第二,当员工持股比例在30.18%~75%之间时,员工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员工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表现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员工持股比例负相关。
参考文献:
[1]BARRO J R.Pay,Performance and Turnover of Bank CEO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es,1990,(4):448.
[2]Mehran.Execut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Ownership,and rn1 PerformanceE[J].Journal of Financial F_x2onon~cs,1995,(2):163-184.
[3]Hermalin,B.,Weisback,M.S.The effect of board composition and direct incentive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J].Financial Management, 1991:20.
[4]袁国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分析及相关问题[C].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1999.
[5]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
[6]魏刚.高级员工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
[7]刘国亮,王加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激励制度及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5).
[8]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 型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9]湛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8).
上一篇:森工企业债务重组解析
下一篇:关于我国私营企业多元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