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生产计划的柔化竞争战略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由此可见,中小型作坊式的企业中,生产计划的管理对于员工来说影响是不大的,加上许多中小型企业都在实行计件工资制,由员工自己对自己的收入负责,就更加不需要管理人员的过多指挥和干涉了。就这样,许多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就成为了分配任务和分配物料,以及一般的巡视。关于组织和统筹协调、指定生产计划等方面的环节还比较薄弱。
这就是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生产管理的模式,员工凭着自身的经验进行生产活动,计划部门的管理人员却帮不了什么忙。如此一来,企业就成为了一个各个部门自主管理的、不相关联的地方,成了许多个体的结合。
然而,企业生产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流程,应该形成一种前后畅通的物流,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一样,流量大,流速也快。而不是各部门分别独立,自行其事,因为无人统筹协调而分段运作。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生产计划方面是做得不够到位的,生产计划部门要不就是缺失,要不就是发挥不到职能或者太薄弱,形同虚设。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小型企业针对自身实际,对计划部门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其职能。当然,强化生产计划部门的职能并不是说对员工的生产做非常硬性的规定,而是要以科学的和巧妙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引入了生产计划的柔化竞争策略。
4 采取生产计划柔化策略
4.1 建立一种有效的生产进度和跟踪机制来进行生产进度信息的跟踪与反馈。
生产计划和调度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以及解决部门之间的冲突,使生产达到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许多生产计划和调度的问题需要丰富的生产进度信息,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进度跟踪机制是实施柔化策略的第一步。
4.2 企业生产调度信息的共享。
企业的生产调度信息应当充分共享,从而节省因为信息不畅导致的部门间沟通问题,因此需要加快信息技术和平台的建设工作,使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能够通过信息平台取得良好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提高工作的主人翁意识、自主性和责任感。
4.3 缩短提前期管理。
生产计划部门在作出工作安排之前,通常要设置一段提前期,即以交货的日记为基准,向前推到采购物料的这一段时间。缩短提前期,是提高交货期的准时性和保证供应链获得柔性和敏捷性的关键。建立一种有效的供应提前期的管理模式和交货期的设置系统能有效控制供应商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突变性。
参考文献:
[1]陈剑林.微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
[2]李康.要重视与合理发展中小企业[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
[3]翁全龙.西德的中小企业何以能生存和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9).
[4]小夏.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N].中国工商报,2000.
上一篇:浅谈楚雄彝族服饰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下一篇:浅谈银川橡胶厂并购后的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