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旻曦 时间:2014-06-01
  (二)审慎选择经营项目,积极防范投资风险 
  第一应规范项目投资制度和程序。中小企业应规范项目投资程序,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从投资方案的提出到项目立项,从投资方案的分析到投资方案的实施,中小企业资金薄弱在项目论证时切忌夸大收入减小指出的乐观主义思想。第二中小企业应结合自己的优势找项目。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应变能力强,资金占用少、投资少、见效快,而且具有经济类型复杂、产品品种繁多、企业数量庞大和分布领域广泛的特点这就是要发挥中小企业的长处回避其短处从事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行业。比如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农业。第三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目前应特别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某种角度说,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优化资金结构,稳步扩大规模 
  首先中小企业应集中优势资金实施专业化经营。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是可以集中力量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样可以取得经营的成功。 
   其次中小企业应把握资金进出的时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做到合理组合。适当选择项目和退出项目。充分利用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灵活性特点,按照“人无我有”的原则,寻找市场空白点进行投资,进可以扩大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退可以在其他企业也进入这一市场后立即撤离,再寻另外的空隙。 
  最后中小企业应该稳健理财,适时扩大规模。太阳神等大企业的破产案例说明,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规模再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风险,中小企业要发展,关键是要稳健理财,如出现严重偏离预期目标现象时,也应及时调整或果断终止方案的实施。实践中,中小企业应尽可能采用中、短期投资模式,加强投资项目的考察和论证,不断优化投资方案。另外,要抓住有利时机实现发展,扩大规模。当然,财力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大只能循序渐进地实现。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的管理素质 
  中小企业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同时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实施问责制。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应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五)健全内控制度,加强财产物资管理 
  首先,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以及样品管理上建立合适的操作程序,从制度上保证操作规范,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其次,财产管理和财产记录一定要分开,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不能把财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一系列工作交由一个人去做。再次,要定期盘点以揭露问题和促进管理的改善及责任的加强。最后,要不定期地突击检查,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企业发生的各项财产损失,必须按财政税务有关规定报批,各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残值率、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例等应按国家规定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确定。 
  (六)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可以尽可能压缩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七)保持财务资料完整 
  很多中小企业疏于日常记录,很难提供一份完整的财务资料,这势必会给自我评估、融资、计划、预算等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特别是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有完整的财务资料,以帮助管理者分析过去和预测未来。 
   
  参考文献: 
  [1]王伟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湖南税务,2006(9). 
  [2]阎肃.略论中小企业财务控制[J].财会月刊,2006(20). 
  [3]王棣华.纵论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J].财会月刊,2000(22). 
  [4]金浩.谈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J].上海会计,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