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国营时代的国企管理(1949~1978年)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与这种物资管理体制相适应,在价格管理上,第一、二类物资按国家计划价格组织调拨,第三类物资的价格由地方或企业自行规定。
——财务管理方面,国家实行统收统支
统收统支,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利润全部上缴、企业所需资金再由国家无偿划拨。在利润上缴方面,除了缴纳税额之外,企业还要按照隶属关系把全部折旧基金和绝大部分利润上缴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只能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计划利润和超额计划利润作为企业奖励基金。
另外,企业发展所需投资,包括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新产品试制等,根据隶属关系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无偿划拨;企业正常运营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国家进行定额核算,定额内的资产由政府无偿划拨,定额外的资金由银行发放有息贷款。
…………
在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下,国有企业实现了资源集中,避免了因过于分散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对于建国初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显露出弊端。尤其是由于国家统一管理,政企不分,造成企业积极性下降,效率低下,远离市场,丧失活力和竞争力。也正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迫在眉睫。
上一篇:EVA评价指标在国企管理中的运用
下一篇:国企管理创新及其推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