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祝群 梁添勇 时间:2014-06-01
  3、人力资源政策方面 
  人力资源政策是招聘和保留有能力的人员,以使公司计划得以执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政策。COSO报告认为,人是控制环境中一个最活跃的控制因素,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任何企业都应该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营造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型企业也不例外。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存源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4、企业文化方面 
  资源型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文化对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有直接影响,并且会越来越多。对于资源型企业这种非持续性企业来说,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世界500强之所以强,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以文化力制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资源型企业只有企业文化实施到位,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最后,本文并不赞同将社会责任纳入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其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企业内部的,比如要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者、管理者、职工方面的关系;又有企业外部的,如要主动承担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义务。可以说社会责任是一个较大的范畴,任何企业都该履行的职责,更何况资源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禀赋,理应担当起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我们认为用社会责任来概括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过于宽泛,而且不好把握,过于宽泛的概念很难具体明确、很难制定规范,也不便于执行规范。并且COSO、法国的内部控制环境都没有包括社会责任。因此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不包括社会责任。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项目编号:JA10276S;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项目,项目编号:JBS10200。) 
   
  参考文献: 
  [1] 谭秋贤:资源型企业周边地区稳定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师,2001(11). 
  [2] 田翠香、蔡炯、郭兰英:试论纳入环境因素的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08(5). 
  [3] 徐玉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 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6]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7] 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M].大连出版社,2008. 
  [8]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8. 
  [9]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Z].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