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企管理应坚持走群众路线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宇诗 时间:2014-06-01
  摘要:企业管理是以广大干部职工为主体的“群众”工程,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关键词:企业管理;群众路线;创造力。
  1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国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决定了“热点”与“重点”的高度重合。这是因为:
  1.1企业与职工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及其职工的根本任务就是利用掌握的国有资产为党和国家创造财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共同的任务,形成了企业与职工共同的利益追求。因此,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必然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1.2企业与职工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它与职工个人的利益追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职工个人所追求的目标蕴含在企业的大目标之中,所以,无论职工对热点问题的关注是出于对企业建设的关心还是对个人利益的考虑,企业都应该认真地研究解决。例如,新品研发、成本管理、市场拓展、共建共享等这些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企业必须紧抓不放。
  1.3企业与职工的行为取向具有一致性。
  由于企业与职工根本利益及追求目标具有一致性,企业与职工群众的行为取向也必然具有一致性。
  也就是说,在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具有对同一事物的认同感和行为的趋同性。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并引导好职工群众的行为取向,并与职工群众一道解决问题,实现管理目标。
  2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企业管理的丰富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列宁所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企业管理是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的实践活动。职工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有许多创造,这是企业管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首先,科学的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都来自基层、来自职工群众的创造。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时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正是有了职工群众的创造,我们才有了被称为“建国以来管理工作经验的结晶”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1961年)、《关于进一步整顿和加强工业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通知》(1985年)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2000年)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因此,要使管理之渠清如许,就必须保证职工群众这一源头活水来。
  其次,职工群众的创造力,来源于职工群众的实践活动。广大职工群众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才干,而且会产生新的需求。马克思说过,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这些“新”的东西,表现在实践活动当中,那就是对更新更高目标的不断追求,并在不断的追求过程中享受自身价值充分体现后的快乐。因此,企业要为职工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建立科学的创新机制和优良的创新环境,以最大程度地释放职工的创造力。
  第三,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企业管理才有活力。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要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就必须总结职工群众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并加以提高和推广。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正确的工作方法,企业管理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