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保和 时间:2014-06-01
   论文摘要:国民收入如何在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分配是近期的热点话题。文章研究认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的提升、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进而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 劳动报酬 分配比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宏观上看,这个方略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从微观上看,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是挑战?是机遇?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 
   即根椐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的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在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1998年至2006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14%下降到49.62%,下降了4.48个百分点;而企业营业赢余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18.99%提高为2003年的20.19%,约提高了1.2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财税收入比上年增长33.7%,同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7%。这两项指标的增速都比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得多。据此估计,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可能在继续下降,初次分配的不公问题在我国日渐显现。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初次分配中实现的 
   就一家企业而言,初次分配会将收入分为三块:职工工资、企业利润和国家税金。收入总量一定,内部结构的变动是此消彼长。国家税金在初次分配中是企业不可控的,企业相对能够控制的只有职工工资和企业利润。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首先要求企业实现最大的利润,强调股东的高效率。近年来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产品原材料等要素价格大幅上涨,环保投入大大增加,有些企业税负不减反增,职工工资和企业利润的比重之争本已十分尖锐。现政府更加注重全民的公平,从宏观层面要求企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无疑给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此忧心忡忡,信心不足。然而辩证地看,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提升;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有利于企业承担适当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生产诸要素的有效结合;有利于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有利契机 
   首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两方面的内容:在技术层面,通过科学的组织各项财务活动,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增加企业价值;在社会属性方面,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注重社会公平。坦率地说,财务管理人员过去重点放在了股东与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经济利益矛盾的处理上,如银行的不良贷款研究,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研究,伊利乳业甚至出现了对经营者的过度激励。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对股东与劳动者经济利益矛盾却重视不够。其实,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不是取决于“货币资本”而是取决于“劳动资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满足劳动者的基本需要及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必将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