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关键词:企业需求 行动能力 核心课程
引言:
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一直是高职院校长期的工作重点,从传统高职教育课程的反思可看到:传统高职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的联系;课程目标(以知识为中心)确定欠妥;目前课程的排列顺序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的智力特点;学校努力坚持自己的知识标准,这些知识绝大部分主要为学校学科教学所需,而非为社会职业所需。这样的高职教育现状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毕业生的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企业对我们的学生不满意。要改变高职教育教学的现状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开发适应企业要求、适应学生特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
一、课程开发及课程改革流程
课程开发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图1、课程开发流程框图
1、课程设计需考虑的要素
(1)了解企业岗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是否了解企业需求将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只有对企业需求真正了解,教师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要了解企业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企业。
(2)了解学生缺乏哪些知识、技能、态度。高素质的学生应具备态度、知识、技能三要素。通过调查发现:大约97%的用人单位在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三项中最看重的是态度,其次是技能。高职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们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有“缺陷”的,如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缺陷、学习态度上的缺陷、生活和行为习惯上的缺陷。通过分析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素质后,我们便知道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欠缺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提高哪些素质和能力。可利用企业调研,制订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 改进需求表(课程层面),如图2,来更明确我们教学的目标和重点。
(3)教学资源,包括师资、教学软硬件、实训条件等。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主动地利用资源来满足。我们应该认识到,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
图2、学生素质改进需求表
(4) 预期学习成果。预期学习成果是指学生完成学习后将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举个简单例子,如数控铣削:能利用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完成什么零件的加工,这就是预期学习成果。
它通常包括知识性成果、能力成果、职业态度性成果。要通过专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掌握企业对毕业生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状况调查,了解学生的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状况,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基础的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设计专业预期学习成果,最后根据专业预期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
采用预期学习成果为本构建专业课程将更好地体现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基于目标的明确性,使学生更关注和组织教学中的每一件事,围绕着一个根本的目标让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他们的学习经历后都能获得成功。制定预期学习成果实施表如图3。
图3、预期学习成果实施表
2、课程的内容结构分析
课程的全部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为什么要学习某门课程?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分析,并理清该课程与先修课程和后修课程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对前导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融会贯通;进行结构分析,以便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控制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进行项目化教学。
3、课程实施计划
课程实施计划主要由四部分工作组成:确定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分析所需教学资源;潜在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课程实施进度计划。
4、授课前的预备及核实
主要包括:编写(或选择)教材,编写授课计划、教案(含课堂活动设计),行业专家论证。行业专家论证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在课程设计全过程中曾多次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在课程编写完成后还应请行业专家作最后的论证和核实,专家们可向我们指出课程中哪些是符合企业需要的或哪些是过时的、哪些地方还可增加什么内容等意见,从而让我们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
5、授课过程
授课过程可视为把有用的知识观点灌输给学生、把有用的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更时髦的说法是:学生接受有用的知识、观点,学会有用的技能的过程。
有很多老师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以下几点还是需要我们重视:老师长时间授课、学生长时间听课效果不太好,需要适当采用“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觉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授课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传授,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与培养学习习惯。
6、提供给企业的产品(毕业学生)
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7、上岗后再调查
“上岗后再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但又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工作,其主要内容为:调查毕业生上岗后的体会和感受,调查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调查毕业生头两三年的工作岗位以及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岗位情况,了解毕业生认为哪些老师讲授的哪些内容或观点对其工作有较大帮助等。调查对象可按老师认为的“好、一般、较差”分类。这样可以帮助老师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8、制度与文化
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
二、《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开发
以课程《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为例,具体课程开发过程如下:
1、岗位需求(课程层面)
该课程所面向的岗位需求是: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的机床操作人员(含简单零件的程序编制)和铣削加工工艺人员(含复杂零件的程序编制)。
2、课程任务及预期学习成果
(1)能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技能考试。
(2)能利用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加工出合格的平面类和曲面类零件。
3、课程的内容结构分析
课程内容结构图如图4所示。
图4、《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 内容结构图
通过对课程内容结构的分析,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决定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因为根据大脑的思维规律:告知式的传授知识,学生会忘记;展示及示范,学生会记住;让学生动手做,学生会明白。
4、课程编排
教学学期:第四学期。学时:理论课时40,实操课时125,共5周。
教学及实操条件:学生人数为60人左右/班,一个教学做一体化教室(60台电脑)、7台数控铣床。
具体措施:将每班学生分两批,一批在一体化教室编程仿真,一批在机床实操。第二天交替轮换,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机床不足的问题。分配控制每个学生实操项目的时间,需要一个理论主讲老师和三个实操老师。理论主讲老师和实操主讲老师需要共同备课,讨论教学内容,以保证不同老师传授知识的一致性。
5、教学项目设计
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且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系统,这是“综合”意义上的模块化。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项目”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这即是“自主”意义上的模块化,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项目一:让刀心走平面直线、圆弧轨迹。
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