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2.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我国银行对境外项目贷款的审批程序较多,而老挝本地银行资产有限、放贷能力不足,因而投资老挝的中国农业企业难以获得老挝当地银行和我国国内银行信贷支持,融资困难,资金不足,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企业目标不明确,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缺乏对自身能力、对境外环境因素的认真判断,缺乏对项目计划性和科学严格的可行性论证,仅仅凭借长期的市场经验积累和直觉去感觉和把握市场,盲目赴境外开展投资项目,导致抗风险能力低。
4.部分企业存在短视心理。受利益驱动,部分企业在投资中存在短视心理、企业社会责任感差,在投资经营活动中不注重与当地社会的融合,不注意生态保护,对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贡献相对较少。虽然这些现象是局部的,也与外方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缺位有一定关系,但影响了企业在老挝的农业投资。
(二)老挝国内方面的制约因素
1.市场狭小、市场体系不完善。老挝全国人口仅为616万,市场狭小,且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商品、货币几乎都在经济体系外流通。另外,老挝尚未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金融市场、劳务市场也仅在城市地区刚刚起步,极不发达的市场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在老挝的农业投资。
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财力薄弱,老挝农田水利、防洪防旱、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较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在老挝进行投资,通常老挝政府要求企业自行解决投资项目所需的通水、通电、通路的“三通”问题,某种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很大投资成本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对老挝的农业投资。
3.老挝高素质的劳动力缺乏。在老挝投资的许多农林项目需大量稳定的劳动力,而老挝劳动力资源不足,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工作效率低下、纪律意识淡薄、稳定性较差,企业难以按制度和工作进度对工人进行管理,企业用工成本高;而从国内引进劳力又面临审批程序复杂、人数受老挝法规限制的问题。因而劳动力问题成为了中国对老挝农业投资项目实施的重大障碍。
四、结论与建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总量逐步扩大,并显示出极大的增长潜力。当前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正处在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虽然也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不少因素的制约,但企业应充分把握机遇,化解投资中的制约因素和重重阻碍,推动对老挝的农业投资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一)企业应规范投资经营行为
企业开展境外投资,不仅是扩张已有的比较优势,更多的是寻求新的发展优势。而境外投资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投资合作是否是一种伙伴式的、双赢模式。中国企业在老挝进行农业投资过程中应克服那种“捞一把就走”以及“搞定政府就搞定一切”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克服短视行为,树立规范经营观念和规则意识,注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能力的提高。应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决策,制定投资的整体发展战略,并实施科学管理和控制,以推动企业对老挝的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
(二)企业应加强农业技术投入
技术支持不仅可以为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而且有利于构造中国企业和当地社区、农户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双方之间的利益联结。因此,中国企业对老挝的农业投资活动应重视技术投资的“软性”吸引力,充分发挥中国农业技术方面的优势。例如,农作物杂交生产技术、动植物保护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村能源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农业技术的投入、农业管理经验的传授和农业技术的培训等方式,积极吸引当地政府、百姓参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三)企业应重视政府的投资政策导向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中老双边政府的政策导向息息相关。例如,一旦政府认为某些产业的发展已经或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必然会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经济手段甚至司法手段加以干预和控制。若形成这样的局面,投资于此类产业的企业就面临极大的风险。因而企业在进行投资选择上,应重视和充分了解双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导向。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避免盲目投资行为。例如,通过积极参与老政府鼓励投资的水稻、玉米、木薯、香蕉等作物的种植和水产、畜牧养殖及深加工行业,审慎参与老挝政府担心的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
(四)企业应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虽然老挝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但中国企业对老挝的农业投资属于跨境投资行为,投资经营活动仍然受到该国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仍然存在经营风险、汇率风险和自然风险。因而企业在投资前应当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做出恰当评估,并预先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五)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中国企业投资项目的立足点在老挝当地社会,因而企业必须把自己真正植入老挝当地的社会、文化中,加强对老挝相关政策法规和当地风俗习惯的深入了解,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其民族、历史和文化,努力解决好投资活动连带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注重环境保护,投身当地公益事业。通过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社会,获得当地社会的认同和信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立足并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