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调控背景下的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浅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吕娟 时间:2014-06-01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宏观经济调控力度、银行信贷不断收紧、铁路建设市场又急刹车,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的财务运行日趋困难,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本文对施工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背景下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防范与控制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经济调控,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2011年,国家为了管理通胀预期,加大了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二次加息,银行信贷不断收紧,施工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以及融资困难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困扰和挑战。

  更严酷的是施工企业又遭受到了来自铁路市场的一场空前的“寒流”,铁路基本建设“紧急刹车”导致铁路市场急剧萎缩,施工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据铁道部公布的数据:

  2009年、2010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分别6004亿元、7074亿元,而到2011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铁道部2011年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通报显示,2011年全国铁路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610亿元,这较全年原计划7000亿元的基建投资减少了239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8%。,凸显了铁路建设资金的紧张。在此期间,全国陆续有近七成的铁路在建项目因资金吃紧经历了停建、缓建。铁道部现任部长盛光祖在2011年底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还表示2012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额为4000亿元,这一额度大大低于铁道部2011年原计划的7000亿元投资额,铁路建设放缓的趋势仍然明显。对于过度依赖于铁路基建市场的施工企业来说,企业的财务运行日趋困难,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

  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客观深刻认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在,强化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诚待解决的课题。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的预期收益偏离实际收益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施工企业从事的主要是建筑施工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等,其在生产和经营各方面与其他企业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使得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除了客观性、全面性和不确定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特点:一是复杂性和多变性,每项施工任务因其施工环境的不同,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的不可复制性使得工程的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量大小等各不相同,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施工过程呈现的多样化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多样化,使得财务风险更具复杂性和多变性。

  二是高危性,施工企业绝大部份是露天野外作业,没有固定的施工场所,施工劳务人员变换频繁且素质不一,施工环境恶劣,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施工安全质量问题始终是悬着的一把剑,一旦安全质量出了问题势必给企业带来损失。再加之施工点多面广、工程施工周期长、财务风险源多而分散,财务管控难度很大,一旦疏于管理,管控不能及时到位,则引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极大。

  三、当前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分析。

  1。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施工企业经历了2009、2010年度施工规模迅猛扩张,所承揽的工程项目和产值量增长迅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产和负债同时随之增长,致使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财务风险显现。

  2011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转变,铁路超常规发展之后又面临着大幅萎缩,但债权债务双高、资产负债率偏高的财务状况改变并不大,有许多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8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90%,财务风险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建筑市场中比较多的企业投资项目或合资项目存在投资不到位的情况,施工企业不能及时向业主办理验工计价,工程项目清算周期加长,大量的未完施工形成了高额存货挂账。另外铁路融资困难造成资金极度紧张,铁路项目拨款滞后及拖欠工程款现象明显增加,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施工企业又因资金紧缺无力偿付应付款项,以致债权债务居高不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支付风险。

  2。债务纠纷诉讼上升。由于施工企业经历了前两年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已埋下了债权债务双高潜在的偿付风险隐患,2011年突逢铁路基建停建、缓建,融资资金迟迟到不了位,业主不能按合同约定及时给付施工企业工程款,施工企业融资又受信贷额度限制,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使得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队伍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刚性应付账款的偿付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对到期债务管理不够重视,不主动与债权人协商取得理解,反而以资金紧张为由,消极等待、一味逃避,信用危机引发了债务危机,银行账户存款冻结事件频发,债务纠纷诉讼案急剧上升,涉案金额有增无减,这些法律诉讼最终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是经济和信用双重损失和资金安全风险。

  3。资金运行困难。由于受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紧缩”、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紧张、铁路和地方融资平台逐步清理、铁路基建投资骤降等多种因素影响,施工企业的现金流入锐减,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大额净流出,资金紧缺的严峻形势凸显。再加上有些已竣工项目清概时间过长,已完工作量的合同概算外资金以及施工过程中扣留的工程质保金迟迟不能到位,企业施工垫支资金无法及时回收,使得资金紧张状况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资金运行极度困难。另外,在资金的管理运作上,由于业主对建设资金的监管越来越严,大都要求项目建设资金在项目范围内封闭运作,以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这使得施工企业内部调剂资金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就目前形势看施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的改观,时间越久,企业的财务风险将越大,一旦风险水平超过了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那么企业就将陷入危机之中。

  4。闲置资产增多。

  2008年底,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政府果断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随着高铁建设高潮的兴起,各铁路参建施工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生产规模购置了大量的生产设备和周转料,大量的资金沉淀在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上。随着项目的陆续完工和高铁建设项目的缩减,此前购置的大型专用固定资产、钢模等周转料由于施工产品的流动性、单件性等特点,将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使企业面临着不能获得预期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的投资风险。

  5。项目潜亏风险增大。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变化的影响,国内建筑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多、波动大,施工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融资成本增大以及融资困难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使得施工企业成本不断增涨,成本控制难度和风险增大。随着铁路市场的萎缩和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国内外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市场经济行为还不够规范,企业间为了中标而竞相压价,而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标准上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工程项目的低造价水平和高质量标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施工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大大降低了盈利空间,如果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话,则亏损项目存在的几率较高。再者铁路暂缓新开基建项目和已开工在建项目的资金短缺,致使部分项目停工窝工或放慢施工进度,打乱了企业施工组织的方案、机械设备的配置、劳动力的安排,施工工期延长、人工和机械设备的清退场及重新进场将造成施工企业投入的成本费用大幅增加,最终导致项目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收益,项目面临着非常大的潜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