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其解构研究为总部经济机理应用于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其适用性研究是探讨起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的必要性特别是可能性;而其对接机制研究是要探寻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路径、方式。
论文关键词: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解构;适用性;对接
2011年6月,建国后首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研究职业教育改革的10个重大问题,而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研究被列入其中。正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究——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问题研究,就被提了出来。
一、总部经济研究简要回顾和总部经济机理运用于高职教育研究的简要梳理
(一)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研究和实践:总部经济研究发展的第一阶段
总部经济的有关研究最早见于蔡来兴于1995年撰写的《上海:创建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但首次提出了“总部经济”概念、出版了总部经济第一部专著《总部经济》的赵弘,通常被认为是该领域研究的权威,其主持发布的《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成为我国主要地区(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的风向标。“总部经济”一说虽然是我国学者首次提出,但其理论源头还是西方的理论体系,包括比较优势论、区域经济论、信息经济论、组织结构论等。
国外其实并无冠以“总部经济”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一是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究,如基于集群论的战略观点、基于功能及运行机制的演化论假设、基于组织结构完善论的相关成果;二是公司区位问题研究,其中美国公司总部区位问题研究、第四产业概念研究、地区总部生命周期理论、全球500强总部区位问题研究,具有代表性。
北京丰台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于2003年最早提出“总部基地”的概念,由此实现了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实践和研究的转变,这可以被认为是总部经济研究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基地”相对于“总部”的一个概念,被更明确地提了出来。
(二)从总部基地研究和实践到“总部—基地”布局:总部经济研究发展的第二阶段
总部经济研究发展的第二阶段,其鲜明的标志是总部基地不再“捆”在一起,而是分开了,这不是字面上的变化,是总部与基地之间发展格局的变化,它形成了总部与基地的空间布局,并且以“总部—基地”明确标示。
总部经济机理、“总部—基地”研究的应用,目前还只是见于教育领域中的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高职教育领域。不过,最早并没有明确提出高职教育的“总部—基地”模式;而其相关研究,最早见于《职教论坛》2007年第3期的《总部经济的“基地+基地”模式研究——以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例》,在此的前后两“基地”分别指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职院校产学研基地。通过该文就已经实现了“一个对接”、“一个转换”——“经济—高职教育”的研究对接、“总部经济→总部基地→基地+基地”的研究转换。随后研究的主要进展,一是通过《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期的《高职院校“三段一站式”工学结合的新体系研究》,将“基地+基地”模式,转换为高职教育“总部—基地”模式,并细化为“三段”(“学校总部—工学结合基地”、“工学结合基地—生产制造基地”、“学校总部—生产制造基地”)又“一站式”(“学校总部—工学结合基地—生产制造基地”)的工学结合整合机制,但此时还没有明确这一模式是什么类型或性质的模式;二是通过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研究》,将高职教育“总部—基地”模式定位为一种办学模式,而不是一种人才培养等模式或其他模式。
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局限于局部区域,目前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实践;局限于局部区域的局部城市,目前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实践;进行的还是个案研究;基于高职教育运行特色特点的机理转换(应用)研究薄弱;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机制研究不够。
(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探究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
研究暴露的这些问题表明,这与国际发展趋势不符。事实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相关研究正趋于深化并日渐成熟,正在“逆大(中心)城市”的背景下而视野“朝小看”。本文正是要顺应“抓大也重小”(“抓大/中心城市也重小城镇”)的国际趋势,试图改变在研究和实践中专注大(中心)城市、淡看中等城市、忽视小城(镇)的明显倾向,通过对“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探讨这一模式全国推行的适用性,并由此构建和巩固这一模式对接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提升“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研究在高职教育整个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对“高职教育—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贡献力,为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理论体系(成果)并将之广泛应用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