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的冷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德新 叶莉 时间:2014-06-01
   由于大蒜价格暴涨过程中,货源都集中在炒家手中,因此农民实际从农产品涨价中得到的实惠很少。
    4.宣传媒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期部分农作物价格暴涨媒体也
    要负起一定的责任。一些炒家抓住一些农产品前一轮价格暴跌,生产也随之减少的情况下开始大量囤积,然后再利用市场上的一些信息、社会心理,比如吃大蒜预防甲流、绿豆养生等传言进行炒作,之后随着市场价格的上涨有更多媒体跟进报道,进一步放大社会预期和影响,再度抬高农产品价格,如此循环。媒体的炒作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有关媒体在报道农产品价格问题时,也应该谨慎、客观。
    三、怎样抑制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1.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鼓励和发展生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是最重要的供求调节杠杆。农产品涨价的最重要影响,是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本质上就是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涨价会大大调动农民增加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下一生产周期的生产数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稳定和增加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必备基础条件。
    有了积极性不一定能够增产,但是,没有积极性肯定不会增产。实际上,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城镇消费者来说,最担心的不是农产品涨一点价,而是农产品供应的不足和断档。
    2.避免人为制造的价格大幅波动,打击投机炒作。
    随着近年来炒房门槛越来越高,一些社会资金正在寻找其他的炒作温床,农产品市场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将来农产品的产量变化,居民对蔬菜安全质量要求的提高都有可能是炒作源头。政府部门应及时摸清农产品家底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让市场心中有数,铲除炒作的土壤。同时各级政府还应完善农产品收储体系,打破价格暴涨暴跌怪圈。
    价格部门也应当针对农产品炒作探索制定新的办法,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投机行为,一方面保持农产品价格随物价适度上涨,保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改善农产品价格监管调控机制,遏制农产品炒作行为。
    3.要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
    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现代市场流通水平,这是治本之策。要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农产品市场均衡供应能力;创新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城市”直达快速通道,清除城乡流通壁垒,降低物流运输费用,形成畅通、便捷、低成本的城乡农产品物流网络。如果农产品流通效率高、供需信息相对对称、市场交易规范透明,农产品投机炒作的空间可能会被大大压缩。
    4.改变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引导农民走专业合作之路。
    将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农户组织起
    来,共同开展经济互助与合作,当以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主体出现时,就可实现信息共享,也有条件组织对市场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和处理,从而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市场主体增强了理性,整个市场必然会显现出理性,市场就会更多地呈现出稳定状态,避免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