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爱敏 时间:2014-06-25

  (三)优化财务结构,强化内部管理
  对中小企业来说,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特别是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有完整的财务资料,以帮助管理者分析过去和预测未来。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资本、负债、资产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要建立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安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设计最佳资本结构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些相关因素。
  (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严控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低,需要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来实现对短期财务风险的预警。首先,使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得到有效配合,降低用短期借款购买固定资产的比例,以免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回收期,做到“预算在先,实施在后”,以应对财务风险突发的情况。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比例应做到合理组合。在建立以现金流量预算为基础的短期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预警系统以保证企业的存续经营与发展。盈利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在各项财务指标中,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代表性指标。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若想远离财务风险,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和一定的财务弹性。
  (五)多渠道融资,树立新的融资观念
  中小企业要多渠道融资,积极树立新的融资观念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是其他途径发挥作用的基础。
  培养良好的财务关系,树立共享观念。财务关系是企业在融资活动中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所形成的合作与共享关系,集中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资本市场知识的把握,对金融机构信息的了解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准确把握。良好的财务关系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六)加强资产管理
  提高认识,强化资金管理。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且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例如,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中,应力求加强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调研评定,定期函询核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严格控制账龄。企业应当选择合适的货款结算方式,把应收货款按回收期限的长短划分类别,对超过规定期限却没收回的货款,及时组织人力进行清欠提高货款到账率。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之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七)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由总则、内部财务管理权限、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内部财务管理基本制度等各个方面构成。其中,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要遵循合法、有效、全面、适时原则、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运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及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方法,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的会计控制,达到加强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八)注重科学的投资决策,努力降低决策风险
  企业必须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运用于新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的风险、成本与收益等论证考核评价工作中。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先进的决策模型科学,自主地决策,防止因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的投资应有阶段性,保证重点,集中力量,不可盲目搞投资多元化,全面出击。投资项目选择一般应是与主业相关的领域,将资金集中于竞争有优势的方面适当兼顾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投资支出应与现金流匹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