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3.加强对公务卡使用的监督,保证公务卡作用得到发挥。在公务卡改革实施中,必须坚持管理与监督并重,把公务卡支出监控管理作为公务卡改革的重要环节。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在线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和纠正,建立了公务卡支出日报制度,次日向有关领导报告反映。同时通过与单位支付数据的对比分析,查找一些隐性、深层次问题和变化,定期提交公务卡支出分析简报,确保公务卡制度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4]。只有管理和监督并举,才能保证公务卡制度得到顺利推行,作用得到发挥。
4.完善公务卡的相关制度建设。管理部门应该逐步建立起完善、科学和易于操作的公务卡制度体系。制定《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和《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相关规章制度。并且探索建立公务卡结算适用范围目录制度,明确公务卡支付报销项目,指导和监督预算单位积极稳妥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从制度上明确公务卡结算适用范围目录制度的主要内容、实施方式等事宜,对公务卡强制性结算目录和鼓励性结算目录的类别项目、管理规定等也作出明确,使公务卡制度指导性更强。还要制定违反公务卡结算范围的责任追究制度。预算单位以管理部门的制度体系为纲领,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制度体系。首先,制定公务卡制度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应该包括宣传公务卡的相关知识,制卡,发卡,逐步推行公务卡报销时间安排。同时,明确公务卡的结算范围,报销流程以及责任追究制度。
结语
公务卡制度的推行是中国财政预算制度的一项重大突破。通过推行公务卡制度,建立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联动机制,扩大了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信息范围,实现了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对于保证预算资金安全、提高预算执行效果、预防和控制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公务卡制度并不是防范公务消费中的浪费和腐败、堵住财务管理漏洞的“万能卡”。要防范公务消费浪费和腐败,还有赖于其他相关的制度配套建设。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公平刚性的财政预算制度。推进政府财政开支的规章制度建设,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办公大楼和办公设施的配套、公车使用、会议开支等,都应制定至少是每个省市区的相对统一的标准,不能各个部门随意支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防范公务消费的浪费和腐败现象[5]。
参考文献:
[1]和世钧,龙素英.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8,(6):131-132.
[2]黄茹.基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10,(3):84-85.
[3]高鹤.公务卡推广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对临汾地区公务卡推广情况的调查报告[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53-54.
[4]程鹏,易水根,李贤勇,黄琦.公务卡改革浅析[J].今日科苑,2008,(11):180.
[5]宋燕.对公务卡结算方式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