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纪玲珑 曹妹蕾  时间:2014-06-25
  其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合适的案例穿插于理论教学之中。课堂上穿插一些与实际情况紧密相连的小案例,可以使原本单调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可切身体会到教材上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考。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实例知识的运用,体现各种知识在实例运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选取的小实例之间要有知识和技能的连带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了若干小实例之后,知识和能力得到螺旋式的上升和积累。具体而言,企业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设计内容可包括:财务管理目标案例、股票和债券融资案例、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案例、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案例、预算管理案例、财务分析案例、股利分配案例等等。
  其二,每一学期或者学年末,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大的案例,案例内容覆盖教材大部分的重点。学生可分成若干小组,案例材料提前两到三周下发给每一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并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准备课堂发言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然后抽一到两个课时作为案例课。案例课上,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需要对现场有一定的协调控制能力,能够在讨论中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对案例中重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线索有一定的把握。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归纳阶段性的成果和收获。教师在总结中应重点对讨论中所应用的理论知识、重点难点、分析方法及思路进行梳理,并指出讨论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学生应根据讨论的收获以及教师的总结写案例分析报告。
  
  三、财务管理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面临的困难
  
  将案例教学引入到财务管理课程可能会面临以下几个困难:
  1.案例的来源。教师寻找合适案例的途径有限。国外财务管理方面倒是有很多现成案例,但国内外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环境不同,不具有实际的意义。而报纸杂志上的相关文章,可能与现代财务管理理论配套性不强。自己编写案例。需要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高校教师授课和科研压力较大.教师时间、精力有限.使得其掌握的案例信息有限,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2.对教师的要求。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而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业真正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经验。
  3.对学生的要求。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课前仔细阅读案例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观点,并在课堂上将自己或小组的观点完整清晰地陈述出来。由于学生可能已经适应了“填鸭式”教育,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果教师得不到学生很好地配合,可能出现冷场的状况。而且分小组讨论,小组中可能会有人搭便车.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教学的一种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只要教师精心选择案例,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并对学生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面配合,案例教学法就能显示出其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优势,大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世辉.基于新理财环境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兼析中南大学财务管理培养模式.现代大学教育,2009(2)
  2.曾维林.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广场,2007(6)
  3.魏文君,张萍.案例教学法在《企业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企业家天地,2009(10)
  4.谢婷.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09年10月(上旬刊)
  5.任晓英.论财务管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策略.现代经济,2009(8)
  6.赵礼强,赵冰梅,昊志红.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厦平台构建,实验室科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