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凤清 时间:2014-06-25
  第二,科学制定成本核算指标,为业绩考核提供尺度。企业生产经营策略的实施,归根结底是要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怎么考核?不是光看产量、进尺、利润指标完成情况,非生产成本、材料费用消耗控制如何,同样体现效益大小。实施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形成综合性的考核指标,不仅考核力度增强了,同时也成为各单位经营业绩考核的一把尺子。 

  第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计划,为整合资源实现内部资源共享,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保证。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坚持走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路子,有效地提高设备、材料利用率、完好率,在保证设备正常维护经费补给和材料投入的同时,有效地遏制备品备件的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体现各单位物资材料“互为储备、资源共享、调剂余缺”的管理方式,使储备资金占用和材料费用支出大大降低。 

  3 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 

  第一,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实现日常财务监控。集团公司委派的财务总监,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在母公司,费用由子公司列支。被委派的财务总监,应组织和监控子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把集团公司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等重大决策贯彻到子公司的预算中去,对子公司各类预算执行情况即时进行监督控制;审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负责对子公司所属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定期向集团公司报告子公司的资产运行和财务情况。集团公司通过委派财务总监来监督、控制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会计活动和财务收支过程,不仅使集团公司的总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在子公司得到贯彻和实现,而且能监督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权益。 

  第二,加强内部审计,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的一种内部经济监督,通过审计监督可以预防和纠正执行财经纪律不严、统计数据不实、上报信息失真等问题。其目的就是及早发现和纠正在财务收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而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财务收支、工程建设项目、业务资金、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审计的监督检查职能,对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防止企业资金的浪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更是企业领导人不可缺少的监督手段,具有其他监督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三,完善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与制度。设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组建培养一支熟悉业务、经验丰富、作风过硬、责任心强的审计队伍,审计工作应当遵循独立性、权威性、效益性和客观性原则。为了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工作效率,审计部门应接受公司直接领导。 

  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必须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规范。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包括货币资金流向审计、在建工程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应把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结合起来,把不良事态控制在事前。同时对审计出来的违规违纪问题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详细制定违反制度的内部处罚措施。当然,内部追究制度要突出内部性、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