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要多元化
经理论与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投资较单一的投资更能有效地分散投资的风险,并能相应的提高投资收益率。
理论上,对于政府主导型的基金管理方式比较容易受到政府本身行为的影响,所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投资渠道以及投资对象,不但能够满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对高收益率的需求,而且还能使基金被更多的用于非公共部门,并对其较快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能够促进我国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直接融资制度、分散间接融资的风险、而且还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制度以及企业制度的深化改革。
3、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的规范化
依据国际上有关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不断规范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要将商业化运作方式引入到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及其他类型的养老基金中,并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基金投资的管道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和我国投资基金也的较好的互动发展。
4、养老基金管理制度要以养老基金信托人为核心
要有效管理养老保险基金,需要不断完善个人信托账户,并设立以养老基金信托人为核心的养老基金管理制度。要充分的提高养老金运作管理的效率,需要使养老基金的缴费者有充分的投资自主选择权,使其具有自由选择信托人的权利,从而实现其选择管理人的权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养老基金的运营管理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5、要适当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
有关主管机关需要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的一系列标准,从而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并将信托人、基金管理人以及基金托管人等都参与到竞争中。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竞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因此在制度的初始阶段,信托人、基金管理人以及基金托管人的许可数量要适当,以防过度的许可数量造成竞争市场的失衡。
6、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使用的安全性
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应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把其放在首位,并且在使用养老保险基金的时候要高度谨慎,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的规定,要求养老保险基金应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专款专用,对于任何地方、部门、单位以及个人都没有权利挤占挪用,并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
养老基金运营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大力提高对我国养老基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我国养老基金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社保经办机构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基金管理的能力得到提高。
7、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力度,缓解基金管理危机
一是要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因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以作为关系到广大人们根本利益的养老保险基金,应确保其的安全和完整,并实现保值增值。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关法制的不健全,为此我国应及时制定出一个包含基金监督实体法在内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定有效的法律条文,把地方养老保险基金的保护放在第一位置,并将监管主体、费用收缴以及投资运营等行为确定下来,从而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运用有法可依,有矩可循。
二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要透明化。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必须要做到透明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者、投资者以及其他有关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到基金运营的状况,从而逐渐实现基金的公开、公平以及公正的运作原则,并可以减少因不完整甚至虚假的信息所导致的风险与损失。
三是需要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结构。就目前来说,各个地区所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一般由各地的社保部门来管理,然而社保部门在当养老基金监管者的同时,又担任委托人、投资人以及资产的管理者,因此社保部门处于有机可乘而缺乏监管的状态,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国家应尽快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制度,达到从制度上对基金的监管进行加强和改进,并建立起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内部投资管理与外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基金管理结构。
参考文献:
1.李连友.《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魏加宁.《养老保险与金融市场—中国养老保险发展战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会计科学版),2005
4.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5.张运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汪朝霞、梁君林.诠释与模拟:养老金隐形债务及其显性化.《人口与发展》,2008(3)
8.汪泓.《社会保险基金的良性运营: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