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3
一、 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
一个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如果不能反映出该专业的自身特点,那么,这个专业的持久生命力就值得怀疑了。《专业介绍》将学和学这两个专业列为财务管理专业的相近专业,并分别规定了它们的业务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会计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会计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金融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金融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从《专业介绍》的上述规定来看,财务管理专业及其两个相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该专业的自身特点。首先,就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的比较而言,彼此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1)知识和能力结构差异。两者虽同样须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前者的重点是"理财和金融",后者的重点则是"会计学"。(2)学生就业方向差异。两个专业的学生虽均可服务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但前者具体的服务方向是"财务与金融管理",而后者的具体服务方向是"会计实务"。其次,就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比较而言,彼此的差异主要也体现为两个方面:(1)知识和能力结构差异。前者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和零散,后者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则相对比较集中于金融方面。亦即,相对来说,前者更要求知识能力的"广度",而后者更要求知识和能力的"深度"。(2)学生就业方向差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具体服务方向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财务与金融管理",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具体服务方向则主要是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
第一,与未来的关系。学科的都有其特定有历史渊源,而人才培养又必须面向未来。就我国过去和西方国家早些时候的情况看,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者,其教育背景多为会计学,其工作背景也多为会计实务。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应该说财务管理工作者是会计工作的延伸和发展,财务管理学是会计学的分支之一。但从企业等单位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会计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会计服务于财务管理。正因两者存在着这样的复杂关系,在我国会计与财务学界中才长期"大会计(会计包含财务)"和"大财务 (财务包含会计)"争论不休。笔者认为,一旦某种管理职能得以独立而成为诸多管理职能之一,那么,无论其脱胎于何种管理职能,它都具有了独立的的地位而与其"母体"并列。退一步讲,即便逻辑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依然存在,但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种概念与属概念之间的共性,而是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因此,正如生物学将人归于动物但人又显著地区别于其他动物那样,管理学将财务管理归于工商管理并不妨碍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职能(包括会计)。纵观西方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财务管理实务随着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而日益丰富,财务管理理论也随着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在我国,由于企业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企业竞争也还不尽规范,因此,目前不少企业的财务管理仍比较传统。但是,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今后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须予以逐步解决和完善的地方。只要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不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财务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就势所必然。
第二,与西方的关系。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不少差异。究其原因,除了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与社会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教育体制有显著差异。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其教育体制既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又不乏规范。他们明确把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列为MBA(工商管理硕士)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高等学业校在本科教学的专业设置上或是独立设置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曰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与会计学(ACCOUNTANCY)或金融学(FINANCE)有机结合,设置复合式专业。而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体制安排有十分浓重的计划色彩,条块分割,各行其是,专业设置多按"条"(部分)或"块"(地方)的特定需要进行,这样的高等教育体制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存在着缺乏一规范等诸多问题,正因如此,这次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调整才大手笔地进行专业数量的压缩和归并。同时又新设了财务管理专业,这既是对西方教育经验的借鉴,更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三,通才与专才的关系。"通"与"专"或曰"博"与"精",是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细密,隔行如隔山,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为各"行"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相关"行"之间的协作又十分必要的普遍,这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不能过分单一,具体就工商管理而言,一方面是管理职能的划分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又要求各项职能管理工作互相协同。那么,作为现代工商管理专门人才,既要精能某一职能管理活动,又要能够很好地读懂工商管理的完整含义。同样,在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虽有一定差异,但并不能够因此而忽视它们的共通之处。
二、合理设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广义而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除专业课程外,还包括一般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如管、微观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学、市场营销及经济法等。本文所指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专业系统仅指狭义的专业课程。
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计,本质上取决于该专业学科内容及其构成的特征。财务学科内容及构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公司财务的基本研究对象。虽然财务管理活动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但其中以财务活动最为典型。在各种形式的企业组织中,又以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最为丰富多彩。所以,尽管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覆盖各类组织财务活动,但公司财务是其重点。(2)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派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通常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派决策列为三大财务决策,而营运资金管理亦称日常财务管理则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摆脱的一项经济性的财务管理活动。(3)日益增多的派生内容,比较典型的就有:企业购并财务、破产与重整财务、通货膨胀财务、跨国企业财务、中小企业财务及集团企业财务等。
根据上述特征,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可以有两种基本思路,其一是,主要依据财务管理核心内容进行设计,专业主干课程可考虑作如下划分:财务管理原理(通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专题(专论)。其二是,既依据财务管理核心内容又结合考虑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抽象与具体程序等进行设计,专业主干课程则可考虑作如下划分: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证券投资管理),以及项目评估(项目投资管理)。笔者赞同后一种思路即(专业介绍)建议的课程设计,其理由是:(1)单纯地依据财务管理核心内容设计课程体系,会使各门课程的内容含量多少不均,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的内容极为丰富,而利润分配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相对比较单薄。按此设计课程体系,必然导致课程容量结构的畸形化,难于有效组织教学。(2)目前按此思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为了解决"利润分配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这两门课程内容过分单薄的问题,大多将前者改造成"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同时让后者"兼并"管理会计学中的短期经营决策等内容。经过这样大调整,这两门课程确实丰满了不少,但是,这样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设计与计划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学"的情形有着某种类似,显得过于"传统",不能很好地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业已形成的财务管理理论的全部内容,更上能有效的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要求。(3)按第二种思路设计课程体系,能够较好地克服按第一种思路设计可能带来的上述问题。先后开设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能够使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效地体现"由一般到具体,由基本到特殊"的原则要求;分别开设(证券)投资管理和项目评估,能够使学生获得有关现代企业两类不同形式的投资决策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跨国公司财务课程的单纯开设,是现代企业普遍地进行跨国经营和跨国投资,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生活产生着日益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所以,按此思路设计课程体系,既能基本涵盖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各个方面,又能使各门课程都有丰富的内容,且其分工方式符合基本教学规律要求。
在课程体系基本确定之后,须进一步界定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笔者对此作如下初步设计:
财务管理 主要介绍:总论(诸如企业组织结构、代理理论、经理行为、有效市场假设等若干基本问题);财务管理目标与职能;财务管理环境;基本财务分析技术;财务预测与预算;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原理;证券估价原理;资本成本、杠杆与资本结构;融资组合设计;中长期筹资管理(含股利政策)概要;资本预算方法与应用概要;营运资本管理原理;企业兼并破产与重组概要;国际财务管理概要。
中级财务管理 主要介绍:风险与报酬(扩展);折现现金流量分析;资本成本、组合投资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资本预中的现金流量分析;风险分析与最优资本预算;长期财务规划;普通股筹资;长期负债筹资;租赁筹资;中期借款筹资;优先股与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股利政策与内源融资;短期融资;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
高级财务管理 主要介绍:公司公司战略规划;总部对分部的业绩衡量与评价;不确定条件下的奖励制度与方法;转移价格;通货膨胀下的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问题;集团企业财务问题;企业并购--动机与战略;企业购并。
上一篇:集团企业网络财务的应用趋势
下一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及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