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 会计准则 核算
企业财务报表粉饰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极其恶劣的国际性难题。目前,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粉饰、人为操纵利润的案例比比皆是。会计报表粉饰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原因
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现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整合的组织机制——委托代理制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分层授权产权控制模式。经理层执行经营权,直接指挥并控制企业、会计部门的核算及报告活动,掌握了充分的内部信息;大股东凭借优势股权成为董事会成员,能够直接从企业取得较为详细可靠的信息并监督经理层,经理层和大股东作为公司管理者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中小股东由于股权比例小而远离企业最终控制权,他们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全是局外人,对会计信息的占有上处于先天劣势,只能以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来监督经理层和大股东的履约情况,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正是为了适应众多且分散的中小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上市公司采用了公开披露的方式提供财务报表。但是,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客观存在着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矛盾。而经营者与大股东作为经济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有动机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优势,直接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以达到不公平地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可以说,利益不一致是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客观环境。如果对财务报表粉饰者进行有力的监管,使造假行为不现实、不经济,那么造假者在理智权衡中会放弃造假。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监管不力,监管效率低下,使得财务报表粉饰得以成为现实。因此可以说,监管不力是财务报表粉饰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型与常见手段
1.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型
财务报表粉饰大致分为两大类型:粉饰经营业绩与粉饰财务状况。下面分别论之。
(1)企业经营业绩以利润指标表示,根据粉饰经营业绩的需要,操纵利润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①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容易理解,它不外乎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获取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操纵的典型做法有: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收益性支出混为资本性支出、减少各项准备的计提、增加折旧年限、亏损挂帐、关联方交易等。②利润最小化。利润最小化除了可减少纳税之外,还可以将以后年度的亏损前置于本年度,回避企业连续多年亏损的事实。典型的利润最小化的操纵方法有: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使用加速折旧法、减少折旧年限、增加各项准备的计提、将应予资本化的费用列入当期损益等。③利润均衡化。企业将利润均衡化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的外部形象,以获取较高的资信等级,为对外筹措资金打下基础。典型的做法有:利用应收应付帐户、跨期摊提帐户和递延帐户来调节利润,精心设计出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④利润清洗。(利润巨额冲销)利润巨额冲销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回避责任。典型做法有:将坏账、积压的存货、长期投资损失、闲置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盈亏等一系列不良或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
(2)粉饰财务状况的类型: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与其资产负债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粉饰财务状况主要是从操纵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入手。具体地看,有以下类型:①高估资产。高估资产除可获得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对外筹资的利益之外,还可获得股权方面的潜在利益。②低估负债。低估负债可从形式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有利于对外筹措资金。典型做法是:将负债隐藏在关联企业、对或有负债不加以披露等。
综上所述,就粉饰财务报表对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经济利益的影响来看,危害性最大的财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即所谓的虚盈实亏、隐瞒负债以及高估资产、低估负债的类型。
上一篇:ERP及其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集团公司的网络化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