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一)集团企业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就是指构成为实现组织日标而形成的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也就是组织中各部门及各层次之间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人、人与事的相互关系。它分为管理层次结构、部门结构和职权结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企业集团采用何种组织结构,直接决定采取何种财务管理方式。
(二)集团企业所处的行业
集团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其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工艺技术特点、生命周期会导致其财务管理方式的差异。处于不同行业的集团企业,如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等,经营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其财务管理方式自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对于市场环境比较稳定的制造业集团企业,成本控制的效果是其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而其应针对成本控制建立严密的财务组织体系和成本管理制度。而对于商品流通业而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的关于进货成本、服务质量、网点分布等信息的及时性。其财务组织必须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主要工作目标。处于不同行业的集闭企业,其在集团企业成长性、行业限制等方面有所不同,体现在财务管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在一些高度垄断的行业,如电力,其竞争程度较弱,财务管理多采用高度集权模式。在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汽车、造船,实现规模经营是关键,财务管理则相应突出资金管理的功能。
(只)集团企业的规模
企业规模越大,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越强烈,财会部门提供的信息也越复杂完备。这是因为高层管理者距离生产经营现场越来越远,内部控制也就越依赖于会计信息的支持。同时,财务组织结构也趋于复杂,纵向和横向的管理层次、部门增多,分工精细。大型企业一般会针对会计信息、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绩效考评等分设岗位。而如上海宝钢,除财务部外,还另设了资产管理部、资金部、证券管理部等。相应的其内部协调要求也高,为达到有效控制.大型企业通常要制定一系列详细的财会制度,财会部门会按照制度来处理各项业务。而中小企业出于效益性原则考虑,往往将规章制度、条例等书面文件控制在最低限度,管理者对人进行直接监督以达到控制目的。大型企业通过其规章制度使企业行为正规化后,为分权化作好了管理准备。而小型企业对直接监督的依赖使集权成为其必然选择。企业规模的扩大还会使财会人员的比例呈现增长的趋势。大中型企业财会工作专业化程度要求高,对中高级财会人员需求大,目的是保证财务组织运行效率和效果,满足企业内部协调需要。所以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的专业人员比例较高,并不是坏事,这正是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优于小企业的一个重要表现。
(四)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水平
长期以来受旧的财务制度的影响,集团财务人员的观念相对滞后,尚未树立起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观念。在财务管理目标上.未能确立起最优化意识;在管理实践上,缺乏对筹资成本的权衡.缺乏资本结构的分析,缺乏投资风险的测算,缺乏现金流员的分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高度统一,两者的决策主休重叠,没有按财务和会计两类分设机构,使得机构运行具有低效性和高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