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四、解决建筑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针对建筑企业资金使用实际与计划脱节,使用效率差的问题,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预算主体包括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原则上,各级预算一经批准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但因特殊事由须调整的,执行严密的预算调整程序,建立与市场经济适应的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树立“钱流到哪里, 管理、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 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建筑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 探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 积极规避财务风险。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 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 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 及时调剂余缺。
(二)解决垫资从项目审查及合同签订入手
如前文分析我们看出垫资问题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而且由于工程项目沉没成本较大,中途停工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损失很大,因此一旦垫资已经发生就会大大降低企业与业主资金博弈时的主动权。因此要想解决垫资给企业带来的资金管理的问题,就应从博弈的最初环节开始即从项目审查及合同签订入手。首先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任务时一定要对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看其是否正式批准立项,是否列入基建计划,资金是否到位,是否征用建设用地,避免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其次在合同签订时要注意合同是否符合投标程序是否经审查合格是否合法这些基本要件外更要多关注资金预付结算方面的相关条款的设计,如约定预付足够施工款项以及未完成款项给付的相应惩罚等,运用法律的强制力保障资金的及时足额给付。
五、总结
建筑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保证企业资金流的良性循环。在资金管理上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入手,努力使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状态,优化资金结构,盘活沉淀资金,加大监控力度,规避资金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崔可萍.浅析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及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0
[2]黄柳英.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2010
[3]张东华.强化建筑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J].辽宁经济.2009
[4]熊伯毅.论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价款结算和利润核算的改革[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7
[5]崔可萍.浅析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及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0
[6]柏笑波.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J].市场周刊.2008
[7]http://kjwy.5any.com/jzjjyqygl/content/ch14/140102.htm
下一篇:探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