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精细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趋势和方向,我国高校等事业单位的财务与会计改革落后于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完整而成熟的实施体系。文章介绍了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对我国高校目前财务管理现状做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在高校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具体内容,并提出了高校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主要措施
在市场经济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正逐步确立,新体制要求高校面向社会来自我组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向社会提供合乎需要的人才、服务和科技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真正实现自主办学,关键在于提高高校自身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特别是在财政上要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筹资渠道、办学主体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收人、支出结构也向多样化发展,客观上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制度改革在高校的深入推进,要求高校财务管理要不断规范,财务管理水平需不断提高。但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财务管理精细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008年财政部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领域首次提出了精细化管理,高校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内涵及特征
简单说,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的意思。所谓精者,去粗也,所谓细者,入微也,究其根源,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精细化管理最早是由日本的丰田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所提出,90年代在西方盛行一时,它是以风险可控为前提,通过实施精确决策、精确计划、精确控制、精确考核,为提高企业效率、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财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要使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精密、细致,财务管理的每项内容、每个环节均达到精致程度,也就是落实财务管理责任,将财务管理责任具体化,对财务活动的每一内容、每一岗位、每一具体环节,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充分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最终达到提高效率、效益的目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技术或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
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应该具备四个特征:一是统筹全局和突出重点。精细化财务管理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财务活动,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对账簿设置、人员配备等重要环节给予特别关注。二是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要建设专业化的财会队伍,保证财务战略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专业化还要求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系统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内容涉及广泛,从基础的会计核算到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都需要财务活动予以反映和考核,任何一个面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管理工作出现偏离。四是数据化和信息化。严谨来自数据,只有将管理量化,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性,避免经验主义。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财务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精细化财务管理逐渐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普遍实行,由于高等学校的财务与会计改革滞后于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完整而成熟的实施体系。我国高校目前仍执行1998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完全实施仍需要一段时间。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学校走过了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过渡的道路,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与此相适应,高校的财务管理也要实行精细化管理,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提供良好的、高效的财务运行环境。十几年来我国高校教育资金的来源逐步冲破国家单一的来源渠道,财务管理模式已不再限于“理财”而更加重视“生财”,即依法多渠道筹集教育活动基金。财务管理方法也不再局限于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而更加重视资金筹集、财务计划、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的考核与管理。如何用好资金,用活资金,提高使用效益,财务管理对高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还处在较粗放的状态,对高校这种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不能提供很好地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高校的很多教工甚至领导都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内部的事情,财务部门只是为全校提供报账的机构,是学校的服务部门,高校财务有国家财政作保证就可以高枕无忧,缺乏管理积极性和上进心。第二,预算管理方面,在编制、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编制不够科学,一般采用基数增长法,缺乏必要地论证和调研,预算执行控制乏力,调整预算追加经费情况时有发生,预算的严肃性大大降低。高校的校内预算和部门预算也不能实现有机衔接。第三,财务绩效分析缺失,目前高校的财务绩效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财务绩效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标准尚未建立,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未能完全量化。对相关责任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绩效考核。第四,风险管理体制落后,高校财务管理环境日益复杂化,其面临的风险种类增多,风险管理逐渐由潜在性变为显现性。但一些高校管理层意识不到风险的严重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单位上下缺乏防范风险的意识和制度措施,抵抗意外波动的能力差。
高校的内涵发展及财务管理现状使高校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成为一种必然。实施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高校财务改革。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几乎各高校都提出了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宏伟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财务工作必须顺应这一潮流,迎潮而动。当前财务工作的任务,就是要正确认识压力或挑战,捕捉机遇,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这一矛盾在财务工作中的表现就是筹措与配置、开源与节流以及如何紧跟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的问题。要适应高校新一轮改革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2.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精细化要求财务管理从记账核算型职能向经营管理型职能转变;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领域转变;由机关型的工作作风向服务型的工作作风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可以使得高校会计人员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努力奋斗的目标,从而最终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3.有助于节约型、和谐型校园的建设。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通过财务管理精细化,理顺每一对财务关系和每一笔资金,有助于使学校资金运作达到最优化,同时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是精细
化财务管理的参与者和责任人,也都是或都会成为受益者,也就会成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推动者,就会使精细化财务管理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文化,使精细化财务管理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中,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财务规章制度精细化。在实际操作中,财务规章制度精细化就是通过理清财务管理体系、梳理管理界面和优化管理手段,不断收集和细化各个层面的规章制度、具体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高校的财务活动首先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还需要遵循行业准则和规范,如《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以及涉及高校的地方相关财务制度和具体管理规定,如笔者单位所在地北京相关制度:《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北京市关于财政性票据管理和使用方向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等。同时各高校还需要依据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符合当前形势的校内财务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除此之外要对各层级岗位职责,各项财务工作组织程序、工作流程、相关责任人员考核标准作具体要求,如对每项工作制定《工作运行流程情况表》和《工作流程图》。最终形成层次清晰、指导性强、系统全面的财务制度汇编,对已经不适应的相关规章制度要及时清理。通过财务制度精细化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责任到人,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校规范管理、依法治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