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演出白毛女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9-05
今天我们写下这段历史,为的是让人们永远记住那次给中国人民流下巨大创伤的战争;让人们永远记得无论经历过甚么样的苦难,只要两国人民愿意伸出友谊的双手就会让和平永驻人间。
五十年来中日关系,飘摇不定。两国始终是紧张与友好同在;利益与冲突俱长,由于某些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的煽动,他们大造谣言;恐惑人心。他们大肆篡改历史,颠倒黑白,企图掩盖他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迄今为止,他们对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犯下的罪没有忏悔的态度。特别是历届首相上台都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篡改历史、并写入历史教科书。我们中国人民决不允许这样的战争重演。
当我们可爱的祖国经历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一跃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时,此刻让我们再回首五十年前的那段历史,我们发现除饱尝了战争的苦难之外,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日本工人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用日语表演中国的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半个世纪以来,「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的悲惨的命运,曾感动、过无数中国人。2003年新年到来之际,「白毛女」的原形罗昌秀因心肌梗塞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据史料记载,真实的白毛女名叫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凤仪乡。该故事讲的是,一个少女罗昌秀被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迫害,十六岁的罗昌秀只身逃入川滇交界地区断头山上的深山老林,在山洞中过了十七年野人般的生活,因缺少阳光和盐,头发变白,又因偷吃庙品供果,被附近农民发现,称为白毛仙姑。1946年在八路军的搭救下,她获得了帮助,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年仅三十三岁的她重返人间已是满头白发。这部戏寓意深刻,包含着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思想。
本文论述的用日语表演中国的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就是以真实的「白毛女」为原型,讲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思想」。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回到五十年前的那个年代吧。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无数中国人为之欢欣,为之含泪,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日本人在战争结束后留在了中国。于是,一段充分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历史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一 鹤岗剧团的组建
起初,在鹤岗的日本工人们是没有剧团的,在有捐款活动和纪念日之类的活动的时候,各个山(即这些工人分别居住在各个不同名字的山上)的文化部门分别排练、表演一些小剧和舞蹈等,以此作为庆祝活动。
为了更好的宣传文化活动,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上,1952年鹤岗的日本工人们组织了一个剧团──鹤岗剧团。他们这些团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以他们的亲身体验,实现着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决不能让亚洲再度被战火所吞噬的誓言。他们努力实现着决不能再让他们在舞台上所演的白毛女的悲剧在再现实生活中重演。
作为演过此剧的他们,热爱世界和平,全身心地奉献和平友好事业,他们正是为此目的和任务而努力的。
这个剧团最初仅有十四名团员。当时剧团的名字叫实验剧团。其中大多数团员,是开拓团出身,他们几乎都是些连剧团的剧本都不认识的人。如果说算是专业的话,能弹乐器的也不过二、三人。所以,刚一踏上舞台,许多人的脚都直打抖擞,后来慢慢地就渐渐地有信心了,再后来随着剧团在不断扩大,但剧团团员也不过仅有三十八名而己。并且这三十八名剧团团员还包括舞台监督、照明、、制作等,这样演员的数量就更少了。
为了保证演出的顺得进行,无论做甚么都必须是全体的剧组人员进行共同努力。在鹤岗剧团公演歌剧「白毛女」之前,他们已经演出了为了「祖国而战」、「两个鸡蛋的故事」、「」、「卖烤地瓜的老爷爷」等歌剧和宣传剧码。这样一来,为后来公演「白毛女」有了一定的舞台经验,为大型歌剧「白毛女」的公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鹤岗剧团的特色
当时剧团成员们分散地住在东山、兴山、南山等各个宿舍里。在业余时间还要学习十分重要的新纲领和文件;在工作上及生活上还要负有其他的责任。有时候还必须要参加会议。这样又排戏又要学习、工作、生活极不方便不说,还影响了排练品质。因此从排练「白毛女」开始,剧团便开始合宿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从节省时间上看合宿是非常必要的,可是令人吃惊的是有的剧组人员对此并不是感到十分高兴。他们当中有人说:「还是自己住在自己的宿舍比较好,因为和大家住在一起能够听到大家的声音,听到大家的批评,从而得到大家的帮助,能和大家住在一起,这才真的是向大家学习的好机会,同时大家也会对我们剧团也有很大的帮助。」还有的人说:「与其说我们是剧团的团员,莫不如说我们是一个工人,是大家当中的一员。所以我们必须是大众中的宣传员。」另外,还有一位团员说:「无论怎么说我们生活在大众之中,是无条件的,是最好的。因为我们不光演剧,我们还能听到生产劳动中的事。这样才有生活,才能把戏演得更好。这就是鹤岗剧团的特色。」可以说是正是这个从大众中产生的剧团,正是这个与大众相结合的剧团才成功地为工人们演出了一场场好戏。
鹤岗剧团的团员们认为排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生产力面完成任务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无论是在生产上、学习上、工作上,他们都是站在最前线,变成推动大众工作的动力。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剧团团员的作用。也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基本态度。他们来到大众当中向大众学习,剧团团员们正是基于这种态度才到大众当中去的。他们在剧团中,有这样的口号:「向六号的妇女们学习。」所说的六号就是鹤岗剧团的一个地方的名字。
在鹤岗的日本工人们当中,有许多是农民出身,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还有很多人是伪满时代开拓团出身,是受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政策教育影响极深的人。但是解放后,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变了从前的思想观念,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持有极为朴素的观点。他们摆脱了自己过去的贫穷的生活而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三 严格的训练和认真的舞台表演
剧团排练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夏天,他们就在院子里排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烈日炎炎下蚊虫的叮咬;冬天,他们就把排练场地搬到狭窄的炕头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冒烟古冬难闻的臭煤烟味儿。狭窄的炕上连挂舞台道具的地方都没有。他们的排练是极其严格的,排练地点大部分都在二号矿里进行的。一进了二号矿里就好像被栓住了似的。在矿里的劳动的人干了一天的话,像累散架了一样。况且排练要在晚上十点钟进行,可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坚持着排练。
在练习歌剧「白毛女」时,所有的人都会对他品头论足,真有点工人阶级的无情态度。其中一个演员终于经不住批评而哭了起来。可是,她最后还是咬咬牙再练一遍。就这样他们反复地练习着。
四 同志情、朋友爱
扮演喜儿的演员村上是位年轻的妇女,她的身体非常柔弱,可是入剧团后却变得象一个大丈夫那样刚强。大家围坐在炕上,她看着坐在一起的年轻人,他们的眼中放射出和蔼可亲可敬的目光,那目光简直就象亲兄弟姐妹一样。那种亲密劲儿,真的就如同一家人似的。
剧团的团员们,互相促进、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他们不问男女,非常紧密的团结一致。大家在一起相处得非常融洽,到处洋溢着同志情、朋友爱。他们当中谁要是生病了,大家就会互相看护。全体成员拧成一股绳,互相帮助,团结的得就像一个人一样。
五 舞台就是战场
鹤岗剧团的团员们把舞台当做战场,他们从不迟到一分钟。他们出场的时间是用秒来的。演「白毛女」时演员如同打仗一样,不等一分一秒,他们整整用五个小时才能演完全剧。团长藤原说:「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好的的训练。」因为整个演出与每个演员都息息相关。每一个环节都错不得。那简直就象磁石和铁片一般。全体演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团结起来,不浪费一点时间而完成了演出。
当时,美帝国主义勾结日本,妄图称王称霸,日本也准备对发动攻击,并宣传中国是「敌对国」,严重地破坏了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鹤岗剧团的团员们都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为了世界和平大家应该做些甚么。所有的团员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殖民统治抱有仇恨。正是因为这样,在学习中国文化中,不论是多么小的事情他们都认真去做。他们在这小小的舞台上,为保卫祖国而战。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洗刷他们的国家在中国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鹤岗剧团的团员们几乎各个都是突击队员,并且大体上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扮演赵爷(牧羊人)的渡边考三同志是位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可是,他演的却是个老年人的角色。他虽然年轻,但是因为他极为认真,才成功地扮演了这一角色。可是真正的理由,换一句话说是他们保卫和平的决心促使他们这样做的。
六 倍受欢迎的剧团
为了演好歌剧「白毛女」,服装等费用是大家捐的款。演出后,鹤岗剧团的演员们只要一露面,在他们所到之处的中国工人们就会兴奋的指着演员们说,这个是喜儿,那个是大春。
鹤岗剧团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桥梁,有一位团员说,我是毛泽东思想下,整个十年间受毛泽东思想正确路线的指引,参加文化活动的。还有一位团员说他回国后,要把中国的剧团介绍给日本的农民。让他们看中国的「白毛女」。将中国的歌剧带回日本。剧团的团员们──他们如同是宣传队、他们如同是播种机。
众所周知,「白毛女」全剧共有五幕十八场,歌曲九十一首,上演时间共需要五个小时,且需要强大的演出阵容。还要做周密的准备和付出辛苦的劳动代价。即使是中国一流的文工团演员演此剧,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更何况他们是一些门外汉。这样大型的歌剧表演对他们来说,真的如同骆驼穿针眼一样难。况且鹤岗的工人们要在一天8个小时工作结束以后,利用业余时间来练习。
此剧排完后,向中国方面的干部门和文艺工作者们做了汇报表演,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自始至终都是极其感人的场面,尽管语言不通,但是他们被日本工人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于是,作为中国的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一炮打响。
他们成功地对中国最具有代表的性的歌剧白毛女进行了表演。这可以说是这些在华的日本人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对此,日本的长泽广对此剧在1952年的沈阳发行的民主报上发表文章,还做了大篇幅的报导。
抚今追昔,半个世纪的已缓缓过去了,那些轰轰轰烈烈的在舞台上演出的团员们,如今也许早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然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得是,日中两国人民化干戈为玉帛友好相处的那段历史;不会忘记在中国的土地上,曾有一些友好的日本人民,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在这块土地上排练过这个国家的享有盛誉的一个剧码──「白毛女」。
那段艰苦的日子早已成为历史,中国已彻底摆脱了过去受外族侵略和压迫的耻辱的历史,中国人民为民族的繁荣富强而不解努力奋斗着,尽管日本右翼反华势力依旧猖獗,但我们始终坚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人民,都渴望和平,爱好和平,痛恨残酷的战争。任何一个曾受到其他民族侵略而又自强不息奋勇反抗的民族,一个有爱心的中国人,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霸权还存在于世界之中。当今世界虽然还不太平,但我们也能看到,广大的日本人民还是爱好和平的,他们终有一天会相信历史,承认历史的,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吧。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社会要进步,这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时期的磨难,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新的冷战和动乱,都不愿看到世界任何国家或集团在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过上安定舒适的生活。渴望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全世界都能在和平友好的环境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1 古川万太郎:《残留日本兵の记录》,岩波出版社,1994年11月。
2 鞠九江:《中国がだいすき》,沈阳タ刊新闻,2002年2月2日第2面
3 藤原彰,姬田光义编:《日中戦争下──中国における日本人の反戦活动》,青木书店,1999年9月18日。
4 《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2004年3期。
5 市冈希夫:《わたしのじんせい航路》,しおか出版,2001年4月。
6 山本市朗:《ぺきん35ねん》,岩波新书出版社,1980年7月21日。
7 《日中友好中国平和の旅报告集》,日中友好协会山形支部。
上一篇: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下一篇:大学教授、计件工与学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