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革命与“反传统”的是是非非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9-06
“五四”八十周年之际,著名作家、加州大学白先勇教授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革命提出质疑:“《儒林外史》、《红楼梦》,那不是一流的白话文,最好、最漂亮的白话文么?还需要什么运动呢?就连晚清的小说,像《儿女英雄传》,那鲜活的口语,一口京片子,漂亮得不得了;它的文学价值或许不高,可是文字非常漂亮。我们却觉得从鲁迅、新文学运动起才开始写白话文,以前的是旧小说、传统小说。其实这方面也得再检讨,我们的白话文在小说方面有多大成就? ”1 他还认为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使“五四”运动后的、文学缺乏传统文化的继承,制造出“文化的怪胎。”
简单地说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过,果真如此么? 小说对我说来,始终属于闲书。学生时代,前夕,偷空看上一百几十页,提神醒脑,第二天混个60分就更有把握了。时至今日,或文思短路,或急事待解,一卷在手,绿叶伴读,世事置诸脑后,潜入虚拟世界,恩怨是非,感情纠葛,跌宕起伏,乐在其中。没有专门研究过小说史,对我国新旧小说的成败得失不敢妄加评论。但就我这一类不入流的普通读者而言,可有点喜新厌旧。秘密在于无论消闲解闷,还是认识社会百态、体悟人生真谛,前者的魅力和启迪远非后者所可比拟。
这并非独特的个人经验,在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群中,认同者大有人在。
“文学革命”以来,顶尖的小说中有没有可与四大古典小说媲美的传世之作?
这有待时间的筛选和专家们从容讨论。但可以肯定地说:80年来,作家没有白吃饭,不管其创作存在什么问题,总的水平已超过号称最盛的明清543 年。
明清两代确实有“一流的白话文,最好、最漂亮的白话文”。但那是被目为旁门左道的蒙尘珍珠。胡适等人的性贡献之一,是为白话文学刷洗污垢:“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色者,独有白话小说……一项。”“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有闻此言而却走者矣。”“余恒谓中国近代文学史,施、曹价值远在归、姚之上。闻者咸大惊疑。今得胡君之论,窍喜所见不孤。白话文学,将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余亦笃信而渴望之。”2 白先勇谈话的合理部分,是重述了胡适、陈独秀等人对白话小说的公正评价。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没有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声声断喝,中国文学的面貌会怎么样?又会不会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杰士选择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小说创作为终身事业?
《孽海花》是公认的晚清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不妨听听其作者曾朴的切身感受。1928年他在给胡适的信中谈到,在大清旁国行将木之际,他“有时讲到小说戏剧,大家另有一种见解,以为西洋人的程度低,没有别种文章好推崇,只好推崇小说戏剧……最好笑有一次,我为办学校和本地老绅士发生冲突,他们要禁止我干预学务,联名上书督抚,说某某不过一造作小说淫辞之浮薄少年耳,安知教育!竟把研究小说当作一种罪案。”因此,他赞扬胡适“在根本上,在环境上,看透文学有改革必要,独能不顾一切,在遗传的种种网罗杀出一条血路来……我不佩服你别的,我只佩服你这种勇决的精神;比着托尔斯泰弃爵放农,有何多让!”3 这封信不失为文化变迁的珍贵记录。新文学运动是无事生非,还是水到渠成的伟大变革?听听这位历经两个时期的著名作家的心声,不无好处。
跳出文学圈子看看吧。如果没有文学革命推进的白话文运动,1920年政府不可能下令小学课本采用白话。于是,从小学的“国文”到大学的核物理课本均用典雅的古文编写,让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人一拿起笔,立即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编译为之乎者也哉夫耳等符号,成为人们正式交往中不能逾越的文字规范,文化层次不高的大众被排除在这一交往过程之外,这能适应社会的、技术、文化特别是和工商活动的需要吗?
许多国家都发生过的语文合一的革命,新文化运动仅历时三年多就平和、顺利地实现了。这是了不起的历史功勋。说这一交往工具的变革打断了中国文化传统,未免过分夸大陈独秀、胡适他们几支秃笔的力量。除非水到渠成,大小传统都难于突然打断,即使动用政权力量强行禁止,亦必化为潜流,一有机会,又将冒出地面,喧哗奔腾。同样的道理,传统中已经丧失生命力的部分,风乍起便摧枯拉朽,不论如何支撑,亦难恢复生机。文言的大众交往工具功能被白话文取代,不过是历史在推陈出新中前进的又一范例。
尽管有种种分歧,但语言(包括书面语——文字)与思想有密切关系,是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共识。清末民初白话文兴起有两个主要推动力。一是随着农业社会逐步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化,日益增多的城市居民要娱乐,要有简便的交往工具。二是以“开民智”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力图以通俗文字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知识。于是,各种“白话报”、“俗话报”应运而生,古己有之的白话小说进入繁荣期。
梁启超更在清末首倡“小说革命”、“诗界革命”,并以“笔端常带感情”半文半白的文字执舆论界的牛耳。这些都为“文学改良”或“文学革命”作了充分的铺垫。新文化运动为了完成人的解放的历史任务,面对思想上“钞袭孔孟以来极肤浅极空泛之门面语”,形式上“铺张堆砌”、“仿古欺人”,全国文学陷入“萎琐陈腐”的状态,不能不奋起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文学状况不过是当时思想文化的缩影。显然,他们关注的不仅是狭义的文学,更主要的是思想革命的全局。
以“反传统”责备前人,是近年学界颇为流行的论调。1995年,废除科举90周年,有的学者就藉此发表了不少高论。其中颇有代表性的论调是:“从长远来看,科举制度的废止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
“正如历史所表明的那样,废除科举制度这一激进的改革,起到了与新政的改革推行者意愿相悖的、意想不到的‘釜底抽薪’的结果。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这位作者还认为……科举制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4 这与对新文化运动的指摘异曲同工。不过,事情果真如此,陈独秀、胡适之等人和成千上万的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岂不都成了唐吉诃德?可是,有几个历史事实是抹煞不了的:第一,废科举不等于废止儒家意识形态。
据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为每天两小时,分别占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教学总时间的40% 和三分之一。”中学堂则“读经讲经课程为每周九小时,占课堂教学总时间的25%.此外每周还有一小时的修身课程,讲授陈宏谋汇编的《五种遗规》,也是灌输中国传统伦理的科目。”5 号称新式学堂而要占用学童那么多精力去接受儒家意识形态的灌输,是世界现代教育史罕见的怪事,而且课程设计中还规定:“凡中国向有之经学、史学、文学、,无不包举靡遗。凡科举之所讲习者,学堂无不优为。”6 民国成立后,这种状况虽已有改变,但由于政治状况和文化滞后性等多种因素的汇合,儒家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没有改变。
第二,取士的方法未随科举的废止而废止;知识阶层的出路正在拓宽而非堵塞。
除教学内容外,科举“维系儒家意识和儒家价值体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是通过考试授予功名。推行新政的改革者没有忽视新旧体制的衔接,特别规定:“ 中学考试归诸学政主持,督同道府办理。高等学堂毕业,则请简放主考会同学务大臣考试,并不专凭本学堂所定分数……凡科举抡才之法,皆已括诸学堂奖励之中,然则并非罢废科举,实乃将科举学堂合并为一而已。”7 大学毕业并经考试合格,可“赏给”进士衔;京师大学堂“大学预备科”和各省高等学堂毕业生则相应地奖授举人,等等。
另外,新政初起,为奖励出洋留学,已经批准“学成后,得有凭照,回华加以复试,如学业与凭照相符,即按其等第作为进士举贡。”8 科举废除后,这一政策未变,以回国留学为对象的科举考试照常举行。“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共举行留学毕业学生考试七次,考验合格者共1388人。”除1905年的14人外,都是废除科举后考取的,颜惠庆就是在1906年10月应试而“赐进士出身”。9 民国建立后,科举制才真的彻底废除了,但知识阶层通向官场的路也没有堵死。1913年1 月9 日,临时大总统下令试行《文官考试法草案》,就其设计的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看,颇多可取之处。如果社会稳定,该法可以长期顺利实现,对政府机构的化十分有利。
至于时贤说废除科举导致知识阶层成为“游民”,也与实际情况不符。一个最基本的情况是:直到19世纪,是由前现代的政府管理着的前现代社会。简单地说,当时的基层衙门是1500 个县或相当于县的官府,县以下则实行保甲制度,支撑其间的是士绅宗法统治。与此相适应的是官员人数很少。“京师和地方文武官员的总人数可定为近2.7 万人。其中近2 万人是文官,7000人是武官……文官中大约一半是京官,一半是地方官。”10对一个四亿人口的国家,官员人数可以说是出奇的少。在科举制度下,“所有的进士一般总能授实职,大约三分之一的举人也能授职。”三年一科的进士,名额每科不同,一般是二百多至三百左右;举人则每科约为1500名。而“在19世纪,‘正途’绅士步入仕途的约占5%. ”甚至更低一些。11所谓“正途”就是科举出身。这说明在晚清,考中的大部分士人,不是当官。
即使如此,派往各省的候补官员已经大量过剩,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士阶层中的一些人堕落为“游民”,那是状况和制度问题,与科举的废除无关。
相反,由于新政推行,新的政府机构大量建立,争相罗致受过新式的人才,特别是政法人才奇缺;中小学教育迅猛发展,教师更供不应求;再加上工商业的发展远非19世纪所可比拟,知识阶层的就业门路大为增加。同时,从1902年起,新式教育体系已逐步建立,教育与社会经济和政权结合的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科举的废除在出路方面谈不上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影响。把社会动荡归咎于废除科举导致士阶层出路受阻而离心离德,是没有足够根据的推论。
第三,“反传统”一与否不是是非标准。
没有永恒不变的传统。问题是这个变动通过什么形式实现。
应该谴责的是通过暴力去维护或摧毁某种传统。义和团和文化大革命是两个最荒唐和最恶劣的典型。
通过和平说理的方式,在自由争辩中推进传统的变革,社会成本最低,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是其中的范例。这个运动的发动者都是无权无勇的学者。
他们既没有依靠政权去剥夺论敌的发言权,也没有煽动支持者用“暴民专制”的方式去压制对手,使之无法反驳.一切都通过自由讨论,诉诸各人的理性,结果是生的该生,死的该死。
与一般人的臆测相反,无论废科举还是新文化运动都没有割断中国人与传统的联系。传承的小传统——民俗固不待言;就以大传统——精化来说,随着新的教育体系建立,识字率提高(各地的学塾与新式学堂都是自然过渡的,没有出现识字率下降的情况),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面也随之扩大而不是缩小。
产生“断裂”错觉的原因与两种情况有很大关系:其一,大部分知识阶层不可能终身沉迷于四书五经和其他传统典籍之中。在现代世界,一个公民和一个国家要生存不能不努力掌握现代科技文化,没有理由让公民都回到中世纪的文化贫困和意识形态牢笼之中。其二,现代社会取向多元,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中国人在接触传统文化中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的趋向。如果不冷静、全面地观察和面对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现实,“断裂”的悲凉和迷惘便会油然而生.更严肃的问题是:回顾19、20世纪中国,究竟是过于沉重的传统文化的负页因素(突出地表现在怯弱和恭顺的臣民心态)压抑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还是外来的现代主流文化把中国推向堕落之路?
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但有两条可能赢得很多人认同:不要把“反传统”或相应的“全盘西化”一类概念变为打人的棍子,因为其是非有待详加讨论。
只有营造比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自由讨论空间,古今中西的内在张力才有望在自然发展中逐步消解,群星灿烂的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才会到来。
注释:
1 转引自《天涯》1991年第4 期第151 页。
2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及陈独秀附识,《新青年》第2 卷第5 号。
3 《胡适文存三集》附录《曾先生答书》,《胡适文集》(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 98 年版第616 页。
4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版236 页。
5 袁征:《中华文化通志·学校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 、253 页。
6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丙午),中华书局1958年北京版,总5128页.7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丙午),中华书局1958年北京版,总5128页。
8 张之洞、刘坤一:《变通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摺》,(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52.9 陈学恂、田正平:《近代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 年版,第69、7 0 页。
10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15 页。
11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 页。
上一篇:战争与文化研究的一种阐述
下一篇:理论的旅行和全球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