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暖 时间:2010-09-06
摘要:版权贸易作为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我国版权贸易中存在的单向性问题揭示出我国文化产业体制与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及核心竞争力缺失这一重要原因。文化产业是我国体系中起步较晚的产业。面对来自国际上众多业己发展成熟的文化产业的竞争和威胁,我国文化产业在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确立自己的竞争地位、如何制定自己的产业政策等方面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结合韩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案例对如何充分开发我国文化产业潜在竞争优势的对策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版权贸易;文化产业;韩国;竞争力;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迫使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强势文化产业同台竞技。加入WT0对经济的影响,总的说来是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对于第三产业而言却未必如此,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更是难以下此结论。近些年来,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出口支柱产业,开始主导国际市场,并影响国际间服务贸易条款的修订。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富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北京荣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同时,重大赛事带动会展业和相关传媒业,成为拓宽我国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最大亮点。而且根据有关专家预计,体育产业的上升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08年“奥运会”以后。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作为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己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其产业构成、产业政策及产业的优势定位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体系,并且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在全球消费者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拥有数量可观的各种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经济功能日益提升的今天,如何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既发展经济,又发展、传播文化的双重效果,利用文化资源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
  
  二、中国版权贸易的现状和分析
  
  出版贸易分为图书进出口贸易和版权贸易两大类,图书进出口贸易属于一般的商品贸易;版权贸易则超越了商品流通的意义,是更高层次的服务贸易方式。
  (一)现状——我国版权贸易的单向性问题严重
  1、权贸易持续增长,但贸易逆差大得惊人
  国家版权局公布的全国版权贸易数据显示,我国引进版权的年平均增长率远远高于输出版权的年平均增长率,贸易逆差惊人,反映出我国版权出口的能力十分薄弱。引进和输出版权的关系呈现引大于出的单向性。
  2、进版权和输出版权的地域呈现出单向性
  从引进版权的来源地看,西方国家占据重要地位。在版权输出方面,我国的版权输出主要还是集中在台港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等大中华文化圈国家与地区,这也说明中国出版物尚未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引进版权和输出版权的地域同样呈现出单向性。
  3、贸易作品引进的多样性与输出的单一性
  从引进作品内容看,图书品种不断增多,学术类、财经类、科技类与电了类图书开始在版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仙是,版权输出仍然主要以老三样:中医中药保健类、饮食类、传统文化类为基本格局。
  (二)版权贸易及市场单向性的分析
  l、技术层面的分析
  (1)出版社文化创新能力差我们的版权贸易观念还是以生产为中心观念指导下的版权贸易观,简单地说就是“以产定销”。国际上通行的是营销观念指导下的版权贸易观,是“以销定产”型,即生产在国际版权市场上可以销售的版权,销售实现是版权经营者的出发点和终点。版权贸易观念的差异,带来的是出版社在版权贸易市场活动能力的差异。
  (2)版权贸易人才严重缺乏
  在整个出版界,专门从事版权贸易的人才极度匮乏给贸易工作造成极大困难。现在,一些国外大公司为了打开并深人中国市场,实行本地化人才策略。国内出版社有经验的版权贸易人才、有市场经营能力的优秀编辑都是他们招聘的对象,使得人才战更加激烈。
  2、政策层面的分析——版权贸易国有专营,版权生产是垄断性产业体制
  在我国,主管部门监管是版权公司设立的必备条件,而这一条件只有国有资本才能具备,另外,从事版权贸易的出版社也是国有单位。所以在版权贸易领域实际上实行的是版权贸易专营的政策。版权贸易专营意味着垄断,垄断就不能有效交易、有效竞争、就不可能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我们应该从市场的角度考虑版权贸易的政策调整和创新问题,尽快完善版权代理制度,加强版权代理机构的建设。这是发展版权贸易的迫切需要,也是使版权贸易与国际管理接轨的迫切需要。此外,出版业的市场壁垒依然存在。“事业化单位、化管理”是这种行政性垄断体制的典型表现。这必然将资源导向效率低下的企业,造成经济资源的低效利用。以此看来,转变出版体制成为出版贸易政策创新的关键所在。
  综上,我国的版权贸易的现状和所暴露出的问题正是我国在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中的严重逆差现状和我国文化产业体制与机制不健全、核心竞争力缺失这两衣重要原因的集中体现。版权贸易正是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迅速扭转我国文化贸易的巨额逆差成为中国这个文化大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与中国有着深厚和文化渊源的邻国韩国,近几年其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探究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背后的文产业政策和产业运作模式,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启示。   三、韩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分析和启示
  
  面对文化产业迅猛的现实,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战略及措施。韩国在此方向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97年亚洲危机后,韩国政府调整结构,把文化产业作为2l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从2001年开始,韩国决心用5年时间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由目前的l%增加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文化大国、知识经济强国。最近几年,“韩流”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常用语。韩流既代表包括娱乐产业、时尚、生活方式在内的韩式潮流,也是人们对韩国文化在海外不断升温的一种描述。可以说,在韩围迈向文化大国的过程中,政府的前瞻性战略措施和文化成功的产业运作在其中功不可没。
  (一)韩国政府的管理措施。
  1、加强立法立规,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或修订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还建立了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韩国工艺文化产业振兴院、文化产业振兴中心等机构全面负责文化产业的各项事务。同时,还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具体负责协调每个行业的发展,如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协会等。
  2、确保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供给。韩国政府通过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动员社会资金、完善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等措施,保证了文化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3、建立集约化生产机制,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韩国政府规划在全国建立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全国文化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经营、提升整体实力。同时,韩国充分认识到国内市场狭小,为此瞄准国际大市场,以、日本为重点,大力促进出口,通过海外市场创造赢利。
  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韩国政府的主要措施是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利用及其他机构加强专业培训,以及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培训等。
  5、建立奖励机制。韩国在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基本都有一套奖励措施。近两年尤其加大了对影像、游戏、动画、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奖励力度。2002年,游戏、动画业分别评出15个、12个获奖产品和单位,其中“国务总理奖”(大奖)为最高奖项,奖金1000万韩元;“文化观光部长官奖”(优秀奖)奖金500万韩元;“特别奖”奖金300万韩元。
  (二)成功的文化产品市场运作
  在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下,韩国的文化企业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推介方面是很成功的。其文化产品的生产,不仅深挖文化内涵,并以意识为包装,树立起诸如“韩剧”,等文化品牌,并对品牌元素进行整合营销。即品牌在营销过程中,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还有附加在品牌内涵之上的其他相关信息。如韩剧在营销过程中,除了利用电视剧本身的销售外,还同时采用其他传播方式来整合营销韩剧品牌内涵中蕴涵的韩国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服饰、化妆品、、饮食等。文化产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效益,更在传播的过程中树立了韩国的形象。
  
  :
  [1]范军.我国出版物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_J].《中国出版》2005年第12期:17页-19页。
  [2]赵丽芳.韩国文化产业爆炸式增长背后的产业振兴政策[J].《新闻界》2006年3月;
  [3]郑琳.探解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5(11)
  [4]杨京英、王金萍.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文化产品进出口统计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1月:
  [5]张玉珍.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6]赵继伦、毕秀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6月.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