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重建背景下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远 时间:2010-06-25
  摘要: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住宅历程,住宅建筑设计及建设施工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是趋势,美、日、英等国家已走在住宅产业化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而的住宅建设尚处在粗放式的传统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2008#-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和社会损失,城市住宅损毁严重,震后重建迫在眉睫,产业化批量制造住宅成为实现该目标的潜在途径之一,住宅产业化得到空前关注,震后重建的需求和契机成为推动当前中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的又一外部条件。
  关键词:震后重建 住宅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 建筑产业链 标准体系
  
  住宅产业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美日英德等西方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进程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在中国也有相关的研究和尝试,中国住宅与城乡建设部属下设有专门的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一些大型建筑业如万科集团、远大住工等也在此领域作了积极地尝试,但由于种种因素,其推进速度一直比较缓慢。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当地大量城市及住宅损毁,震后重建压力空前,质量可靠、结构合理、坚固耐用、易建宜居、成本低廉的永久性安置住宅成为灾区所需。从生产和建造模式上看,产业化住宅快速、量大、廉价、质优等优点让我们反思:这种模式是否能成为震后重建的最佳思路?中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能否依次契机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国内外住宅产业化体系对此进行探讨。
  
  1.住宅产业化的定义及特点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将建筑各部分结构尽可能多的在工厂里规模化预制生产,施工现场拼装组合,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2007)。西方的相关经验指出,住宅产业化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住宅建筑的标准化,而是住宅建筑的工业化,三是住宅生产、经营的一体化,四是住宅协作服务的社会化(张晓娇,张慧,2007)。
  相对于传统的建造模式,住宅建造的产业化有其明显的优点。
  在建筑施工领域,传统模式是采用现场湿作业施工的方式,这种方式造成了住宅产品的单件性与不可移动性,同时造成生产过程的流动性大,工作环境差,现场手工操作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没有规模效益。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传统建造模式“二高二低”现象严重——物质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生产率低、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低。
  产业化建造模式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用于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生产,生产速度加快,成本进一步降低,装配式可持续住宅摒弃了以高能耗高污染湿作业低质量线性化为特征的建筑生产,转而采用高效节能,现场低污染低噪音干作业,平行设计平行施工的模式。其优点可以用以下几个“易”具体说明:
  (1)易建:可以通过将“框架”与“内胆”分离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来制造装配式住宅。将建筑的“框架”一承重构件,内胆一装饰构件分离,建筑物的外框架与内胆可以同时开工,在多家承建单位之间同步进行,极大缩短了建设的时间。
  (2)易变:需求的多样性与建筑的可升级性。产业化生产的创新住宅体系内胆可以满足从基本型到小康型、舒适型等各种产品的灵活转变。基于相同的建筑框架,建筑内胆内可重新设计、生产和分配,在不搬迁的基础上实现居住空间的扩大与居住功能的重新开发。既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居住需求,又节约了资源。
  (3)易循环: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新住宅体系的所有建筑材料,尤其是内胆材料的选用灵活性极大。均可体现“百年建筑”的理念,再生木材,再生混凝土等材料与再生技术将广泛应用。
  (4)Efficiency:产业化住宅体系可整合建筑产业链,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制和行业规范,效仿大飞机的生产模式,实现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全面分工,发挥全国各地的制造业优势,充分调用物流体系,使建筑“流动”起来,使“不动产”变成“动产”,从而带动中国建筑业的协调发展,并可实现向海外出口。
  (5)Ecology:生态节能环保从“手工业”到“大工业”的转变。工业化标准构件的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大规模生产降低了成本。节能环保标准将在工厂里实现,工地上不再有尘土飞扬,不再有降温水流满足。
  (6)Electronic:应用商务平台,实现网上房屋的DIY设计与购买。用户自主选择并设计房型与内部装饰。信息的透明使得大量的中间环节得以节省,使得先有需求、后有购买。   2.走向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
  
  政府对于住宅产业化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推动新型化在住宅领域中的应用,将目前住宅产业这种以劳动力密集、资本密集型的外延式增长转变成技术密集的内涵式增长,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分工带动住宅产业化,解决住宅产业中突出的矛盾,引导其健康地发展。”这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产业化”。
  然而,与日本等国家相比,中国的住宅产业化也尚处于一个蹒跚学步的初级水平,纵观发达国家的建筑产业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建筑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化之路在中国势在必行(王欣,2006)。
  
  (1)中国传统建筑模式有待改进
  中国的住宅建设尚处在粗放式的传统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邓志旺,2007)。低素质的建筑工人用简单的手工劳动盖出高楼大厦,建筑部品规格与质量很不均衡,大批物资能源不能回收利用,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能源消耗为发达国家的3~4倍,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6,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31.4%,与发达国家的60%~80%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与国际通行的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才算是集约型发展的产业的标准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诸多问题必须寻求解决办法。
  
  (2)持续增长的城乡普通住房需求量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建设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住宅需求量将持续走高,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速度快的住宅建设模式将是发展方向。
  
  (3)持续增长的城市保障性住房需求量
  在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政府住宅供给政策将继续向社会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成本低、规模大、建设周期短的城市保障性住房成为住宅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这对更有效的住宅建设模式提出了要求。
  
  (4)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思想
  解决中国住宅问题的有效途径亦在于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采用全寿命周期评价法来指导住宅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装修、使用、维护、改造、拆除、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政府节能减排要求和老百姓居住需求。在建筑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造福于后代,发掘建筑使用的长期性,在使用周期中,建筑功能应有其可变性和对未来的适应性(姚慧,韩丽红,2007)。相对于物质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生产率低的旧有模式,注重环保节能、优质高效,兼顾环境、社会、效益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主流思想之一。
  
  (5)地震等突发事件引起住宅需求量激增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当地很多城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灾民无家可归,灾后重建成为中央及当地政府的重要任务,其中,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灾民提供大量安全、高质、舒适、宜居的住房是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在震后重建的大背景下,产业化建造住宅的模式将得到空前的关注。
  
  3.中国走向住宅产业化的战略手段
  
  (1)统一住宅设计与生产的标准化规范体系,这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条件。由于目前住宅建设中投资、设计、建材、施工的分离状况,对信息、新技术和材料的认知度,认知周期较长,以及建筑的非模数化设计等,造成住宅建设各方面的效率低下,产出产品价格高昂。因此,应针对工业化住宅,借鉴和扩充现有规范,应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强弱电、景观、环保等各方面的详细说明和规定,对建筑部品部件的材质、性能要求和尺寸规定应该明确而详尽。坚持技术集成的系统化思路,促进住宅建筑体系、部品体系和环境保障技术体系等基础技术的标准化、工业化。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有利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减少污染,有利于工业化规模生产、系列化配套和机械化施工,有利于利用当地资源、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特征要求的技术和产品(朱道才,2006)。在制定相关规范时,就应同时考虑节能设计和绿色建筑标准,如:符合雨水中水综合利用和废水排放的要求,考虑垃圾的去向和处理方式,新建筑的低维护需求,等。
  (3)整合资源,走各部门一体化合作的道路,涵盖高校、研究机构、设计单位、开发商、建材商、家具商、设备商、施工单位等,系统梳理建筑设计、装修设计、结构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建设、维护改建、建筑再利用等环节,打造综合性的住宅产业联盟。
  
  4.结论
  
  在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依循建设节约型社会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项目全寿命期评价体系、创新循环经济理念(王宁,2007),是中国住宅走产业化之路的理论导向。
  我国正处于住宅建设高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住宅产业提出了严峻考验。在震后重建和大量保障性住宅需求的背景下,如何量大面广、物美价廉的提供住宅产品,既是挑战,也是中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契机。将住宅建设标准化、集成化,产业化、是解决当前中国住宅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现住宅产业化体系的核心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联盟为基础,突破政策瓶颈、规范瓶颈,建立住宅产业标准,整合住宅产业链、集成住宅成套技术,实施住宅产业化试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