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与新趋势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鞠娟 储诚诚 时间:2010-06-2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我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外资投向不合理和利用外资质量不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有效利用外资,必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十七大以后,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制造业投资为主转向以服务业投资为主,另一个是由绿地投资为主转向以并购投资为主。
  关键词:外资;直接投资;用资对策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和现状
  
  我国利用外资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从1979年到1986年,外资主要来自港澳,投资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服务业;1987至1991年是稳步发展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地区的投资增加,投资区域向东部地区扩展,投资产业集中于出口型生产项目;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至1993年,是高速发展阶段;1994年至2000年是调整发展的第四阶段,跨国公司较多进入,更多行业开始利用外资;2001年以来就进入了成熟稳定的第五阶段,2001年至2007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4 382.88亿美元,年均利用626.13亿美元。
  在2001年和2002年,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1.5%和12.6%;2003年吸收535.0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创出606亿美元的新高,约占世界总量的9.8%;2005年实际使用外资603.25亿美元;2006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高达74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外商投资已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
  
  二、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1.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一直是FDI的主要地区,以2007年为例,我国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总额的87.79%,而中、西部分别仅占7.29%和4.92%。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受历史和因素、地理区位、对外开放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开放了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由于投资的聚集效应,使得东部地区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成为了吸引FDI的热点,这种极不平衡的FDI区域分布,加剧了我国本来就比较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状况。这种不平衡趋势的加强,将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的差距,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分布上,中国利用FDI的投向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多年来,中国始终比较重视生产性投资,70%左右的外资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2007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08.6亿美元,占全部使用额的54.65%。25%左右的外资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利用的外资严重偏少。据调查,在第二产业中,外资主要集中在一般加工组装企业,以消费主导型、加工主导型为主;在第三产业,外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公用服务中。这些产业布局是我国经济体制、生产比较优势和政策导向综合作用的结果。
  2.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减少了我国税收收入
  所谓转移定价,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商品、劳务或技术交易时所采用的内部价格,它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只服从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跨国公司全球利益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相当多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高进低出”、“低进高出”甚至“主观列支”,可以达到调节利润、逃避税收、享受优惠、优化资产配置、减少和避免各类风险,进而达到对公司进行战略性总体调控的目的。据国家税务总局估计,跨国公司每年通过转移价格避税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在300亿元以上。
  3.存在环境污染
  制革、电镀、杀虫剂、橡胶、塑料等产业一般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然而,这些产业一度成为外商在沿海地区投资的“热点”。由于某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跨国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妨碍了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利用外资的质量不高
  衡量FDI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溢出效应,即FDI资本所内含的人力资本、R&D投入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的技术非自愿扩散,如FDI带来的培训促使东道国人力资本的提高,FDI带来的产业间溢出效应等。我国利用来源于我国香港特区、台湾省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的外资约占总量的80%以上,用溢出效应衡量,它们是非优质的外资,是利用我国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实行产能的低技术扩散转移,没有带来更有力度的技术升级,也没有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三、我国合理利用外资的对策
  
  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加强FDI的产业导向,引导FDI更多地流向一些薄弱的第三产业部门,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在“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必须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因此,要想有效利用外资,必须创新引资用资思路,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外资战略与对策。
  1.调整利用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
  我国外资结构的倾斜,不仅加大了产业结构的偏差,而且还加大了三大产业之间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差距。因此,要鼓励外商把资金投向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保与产业和农业。加大引导外资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环节投资的力度,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吸引FDI 的重点领域,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环节,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增强整个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FDI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在中西部地区偏少,应大力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参与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中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特别是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劳动力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吸引更多外资加快矿产能源及资源的开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产品加工等科技项目;东北地区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传统的原材料、新兴制造业和旅游业。
  2.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在引资政策方面,应坚持的发展观,既不能盲目认为外资越多越好,也不能拒绝外资的大量流人,克服以往存在的片面追求引资数量的错误倾向,合理调控FDI规模,切实提高利用FDI的质量和水平。在对FDI统计指标和评价体系上,要重视考核外资的技术含量、就业贡献、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质量指标。
  3.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我国必须在发展和改善三资企业等利用外资方式的同时,采用多种引资方式,特别是利用国际上流行的收购与兼并方式。对中国来说,需要着力推进外商的并购重组,以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解决东部地区重复建设现象等严重的问题。为更多地吸引外商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并购,我国应重视完善企业并购环境,特别是加快制定跨国并购方面的法规,以保证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有序进行。
  4.优化外资来源结构
  在投资主体上,以吸引欧美跨国公司投资为重点,国际优良资本为目标,从而实现外资来源结构的优化。欧美跨国公司在中国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在全球FDI流出总量中,欧美一直占70%以上。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投资虽大幅增长,但与这些国家的FDI流出总量相比,我国仍占很小份额,这些地区在我国还有巨大投资潜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使欧美跨国公司加快对我国投资,是提高外资质量,改善我国外资结构的主要途径。   5.积极支持有条件的“走出去”
  当前,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绩效较差,问题较多。我国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民族的“航母”。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国际化人才战略。目前,缺少核心技术和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的两大瓶颈。我国企业必须加大R&D投资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同时,应大力培养和使用跨国经营所需要的高级、科技、管理和人才。对于通晓或熟悉国际法和国际直接投资惯例、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处理国际投资业务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要积极培养并委以重任。
  (2)建立和实施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保护。政府制定包括外贸、财政、金融和外交等政策,通过与东道国谈判,为本国企业跨国经营争取比较好的待遇和条件;政府应积极推进国家间的、外交和文化交流,建立良好的国家间关系,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四、我国利用外资的新趋势
  
  十七大报告提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宏观地看,十七大后中国利用外资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制造业投资为主转向以服务业投资为主,一个是由绿地投资为主转向以并购投资为主。
  目前,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中国的服务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增长。2007年,我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但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转变,全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增反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过小。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3年原外经贸部等部门颁布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来,外资并购得到规范发展,但中国吸收外资仍以“绿地投资”为主。2006年中国共批准外资并购项目约1300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亿美元,外资并购仅占当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2%。目前,外资并购方式主要以股权并购为主,并购对象以非国有企业为主。同绿地投资相比,并购由于在用地、原有产业利用水平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有利于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从而更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