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价格形势的分析和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价格 通货膨胀 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国际原材料和食品价格走高、国内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外需减少等风险。尤其是2008年来价格上涨过快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两防”方针,需要我们认清价格形势,分析价格上涨特征、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的价格形势和主要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一季度我国价格总水平延续了2007年的走势,继续高位运行。受到上年惯性因素和低温冰雪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升高,一季度达8%,同期品出厂价指数上涨6.9%。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控制物价上涨和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稳定和解决物价问题的决心。
我们认为,这轮价格上涨与以往相比,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以食品为主的结构性特征明显。一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二,全球性通胀影响大。与以往价格上涨不同,这次价格上涨是在我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受到国际原油、大豆、小麦、铁矿石等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价格上涨过猛的影响,输日性通胀的特征明显。据专家分析,200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很高,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45%、铁矿石、氧化铝分别达到41%、43%,彩电、DVD更高达64%、87%。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60%,为十年来最高涨幅;铁矿石2008年又上涨65%。国际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价格过快上涨,抬高了进口成本,必然传导到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第三,上游产业产品涨价向下游产业传导的累计效应加大、速度加快。从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指数由2007年小幅上涨变为2008年加速上涨的趋势就可看出,上游产品涨价过猛已经超过了中游产业消化的能力,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
二、价格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
纵观“两防”提出的背景,无论经济由偏快转化为过热,还是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需求过旺而引起的。经济过热本身就是总需求过旺,必然导致价格上涨过快引发通胀。这轮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原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性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从短期因素看,一是国际价格传导作用突出。2008年一季度,国际市场上原油价过百、金价破千,粮食、食用油、铁矿石价格明显上涨,对国内市场相关领域价格影响明显,在全球大市场大流通的环境下,我国相关领域价格必然受到波及。二是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高于预期。南方大面积持续冰雪灾害,加剧了国内畜禽、油料等农产品供应偏紧的形势,推动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食品价格涨幅明显高于预期。而农副产品价格又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上下游关联产品多,带动和示范效应较大。三是宏观环境对价格上涨推波助澜。有些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社会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增强,对物价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长期因素看,一是近两年来,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银行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贸易顺差过大“三过”问题尚未得到缓解,再加上国际投机炒作、美元贬值等国际背景,为此轮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二是劳动力、房租、利率、环保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加大了企业产品涨价的压力。三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一方面带动资源性产品和农副产品需求显著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仍然过度依赖气候条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比较效应差等特征,资本要素流入少,反过来又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且伴随着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引发的供求结构失衡,都对价格上涨带来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的对策建议
这轮价格上涨的原因复杂,将给宏观调控增加难度,需要政府审时度势,在宏观调控中综合运用、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治理。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方式转变。一方面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对现有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尤其是加快军品生产技术转化为民品生产的进程,优化存量结构:另一方面以推广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优化增量投入带动存量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继续深化财税体制和干部政绩考核体制改革,从体制的根源上根除以GDP为导向而引发的盲目投资造成的需求膨胀;加快增值税转型步伐,确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权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指标体系,改变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模式,更加注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生态环保等指标,从制度设计上引导地方政府官员自觉转变发展观念,促进发展。
第三、尽快提高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的比重,改变收入分配过度向政府、资本倾斜的格局,提高居民有效消费需求。建议把减税政策和提高利率政策及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资金使用成本,紧缩流动性防止通胀,另一方面政府适当减轻税负来刺激供给,同时提高劳动者收入来扩大需求。
第四、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一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一方面通过继续调整完善出口税收政策,鼓励高附加值产成品出口,限制原材料、初级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国家要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引导出口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把开拓市场的目光由国际转向广阔的国内市场,将部分出口需求转化为内需,有效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二要深化外汇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汇率的弹性。尤其是要加强对境外“热钱”的监控和管理,防止“热钱”利用人民币升值进行套汇套利,导致资本大进大出,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第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业,拓宽农民增产增收的渠道,努力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从长期来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才是综合解决粮价稳定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既要为其提供可转化的土地和可转移的劳动力,又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既要稳定粮价,又要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关键要转变当前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各地探索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经验,加快推广步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健全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第六,切实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成本监审工作,为实施价格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一方面加强价格监测预警,不仅包括监测国内主要农产品,食品及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趋势,还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主要原材料,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粮食,大豆,植物油,玉米等市场价格变化趋势,为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实施成本监审,为确定价格提供依据,尤其要加大对垄断行业生产经营成本的监审,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破除垄断经营,理顺资源性产品及公共服务价格,推动资源性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七,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创业、扩大就业的环境,增强居民对消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一是要从产业政策方面鼓励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新兴服务业,包括研发、、物流、商务、法律、咨询、、服务外包等;发展社会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和消费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水平。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营造鼓励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继续改革目前的工商管理制度,取消工商、质监、城管、行政、卫生防疫等部门不合理收费,将这些部门所需正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一支付,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减少重复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收费和罚款为目的的执法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业利益的侵害,减轻其负担。三是要加大电子政务、政务公开、一站式服务建设步伐,减少政府部门和行政性事业单位对创业者和企业的吃拿卡要。四是要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信贷服务,进一步拓展为中小企业、个体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的渠道。通过优化创业环境、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来增强居民对消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第八,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从理顺价格关系入手,逐步扭转我国资源环境价格过低,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一是要加快能源资源的市场化改革,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根据测算,我国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建材等高能耗行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4%左右、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70%左右。可见,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是完成全国节能减排任务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施能源资源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可采取先非居民后居民的策略。先在高耗能行业推行能源资源市场化改革,使市场价格体现资源价格、完全成本和供求关系。加大能源资源差别价格的“差幅”,可按企业用水、电、气、热规模确定级差累进系数,加大占用能源资源大户生产的边际成本,促进其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二是继续完善产业政策,一方面要继续完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政策,另一方面建议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作为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一票否决”的依据。同时,还要继续实施地区环评限批政策,根据重点地区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对重点地区实施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限批办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三是政府要加强对资源性、垄断性行业的监管。尤其应加强对其利润和收入分配的监管及成本监审,积极探索超额垄断所得向全民所有者转移的机制,将超额利润上缴财政或转化为专项基金,支持加快污染物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包括在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
上一篇:中国经济增长的管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