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全球化对我国创新体系的要求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5
 一、跨国研发全球化的效应和影响 
  全球化带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共同的局面对于世界科技和世界经济的未来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这种合作趋势并没有消除国际竞争,但确实是在加强国际之间的技术与经济的联系。这反过来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形式和特征又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增长前景。对于研发全球化的效应,我们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看。这里以我国技术创新为例,说明研发全球化的效应。 
  (一)积极影响 
  1.对于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在母国之外投资巨资的R&D中心以及当地和机构的技术合作具有溢出效应。主要表现有,可以推动当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与国外企业的科技合作;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运作模式,管理模式也会对当地科研机构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人员的流动等途径,也会产生大量的管理技术的交流;可以推动当地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的形成,等等。 
  从我国看来,我国R&D投资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小。不仅如此,在总额来看,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我国全部的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人可以弥补我国研发投入,尤其是企业研发投入的不足。在R&D经验方面,国际性跨国公司往往拥有完善的R&D,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再者其R&D管理经验、组织原则与经营理念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的科研管理人员,提升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水平,改变粗放型的研发管理模式。多年以来,我国研发管理一直是粗放式的,专业的R&D机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创新能力差,成果市场化水平低,甚至有很多是低水平重复研究。而企业的R&D活动却大都注意产品的开发过程,不注意基础研究。跨国公司的R&D工作以市场为核心,注意产品质量,注重R&D工作效率,其研发项目的具体执行方式也为中国的新兴企业,科研机构在R&D管理方面提供了有利的经验。这其实是R&D投资活动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 
  2.对进入国来说,跨国公司通过研发国际化可以占领东道国市场,可以获得东道国技术人才资源,可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可以提高自身的研发效率。其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趋复杂性,研究开发的成本与风险很高,而通过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与东道国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甚至组建研发战略联盟,可以分担开发的成本与风险,研发战略联盟可以弥补单个跨国公司投资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的不足。 
  3.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来说,我们认为,总体看是促进作用。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当今世界,后进国家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使得自身产业技术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这种现象是先进国牵引后进国家发展。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至少会带来扩大世界市场的好处,它将有利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商品出口,扩大出口的好处又可以投资研发,这是显而易见的,后进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制造新产品推向世界市场,甚至进入先进国市场,同先进国的夕阳商品进行竞争,促使先进国开发新产品,这是后进国促进先进国。韩国经济学家的“喷泉效应”理论[9]也表达了相似的内容,即最后的结果是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与开发。这种研究开发会使新技术像喷泉一样源源不断的涌出来。 
  (二)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主要是针对东道国来说,因为从现有的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和进行R&D投资,并不会造成发达国家技术优势的丧失,可能会有些许技术外溢现象,但整体上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推动先进国向前发展的。对于其技术创新体系也是起到促进和刺激的作用。 
  相反,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会从研发人才,研发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对东道国产生冲击。人才方面,跨国公司正逐渐实现人才本土化.其用人策略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不仅用高薪从本土企业和科研院所招聘科研人才,还直接去国内高校招聘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通过给予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大批的我国科研人才,严重地削弱了我国研发机构的研发力量。资源方面,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国际化吸走了国内稀缺的研发资源,加剧了我国技术依赖。国内部分保密技术的泄露,使在竞争中部分水平较低的研究开发机构面临倒闭的可能。这些使得我国的战略研发资源流失严重,进一步削弱了我国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更可能使我国产生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技术依赖。市场方面,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国际化控制了部分国内市场。跨国公司通过开发适合我国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极大提高了消费品的市场占有率,赢得了大量的国内消费者,使国内产品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 
  例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我国许多企业以及行业都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的信息产品,如彩电,机,DVD和手机中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多数不在我国企业手中。在DVD57项关键技术中,我国企业掌握的只有9项,还都是非核心技术。医药行业,一些医药厂家生产的生物医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世界各国又因为生物制药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都加大对生物制药的保护力度,缺乏自主只是产权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中国必须正视外资研发机构的发展和影响,大力加强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我国的创新体系
  随着只是生产和关系的日趋密切以及创新活动的日益复杂,创新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范围不断扩展。创新不是单纯的由新的知识转换成新的产品的过程,而是个人,机构和环境之间进行复杂互交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在技术创新的国际化竞争中的实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内技术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发达程度;二是国家在推动国内创新与参与国际竞争中的决心和作用。对于家来说,更为如此。面对跨国公司研发的一体化和国际竞争的新格局,我国的创新体系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初具规模,但是其创新效率还不高,存在许多问题。
  (一)我国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整体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
  第二,作为创新主体的,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强度不够。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是目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软肋,创新的组织机构也不完善,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中71%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没有技术开发活动。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长期维持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在5%的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10]第三,在科技创新方面,科研产出在量和质上不高。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很大,研发人员数量多,但是企业多年来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我国企业引进国外技术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在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美国日本在5%左右)。目前我国以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生产线为主,专利和专有技术引进不足, 国有企业在技术引进之后,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充分的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实现引进→创新→输出的良性循环。
  第四,国家创新体系中各子系统的效率低。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企业系统,科技系统,系统等各个部分,互相之间的整合的效率也较低,仍然存在互相脱节的问题。企业想要技术和项目,可科研院所又拿不出有水平有市场的成果。各个子系统交流合作不够,难以形成合力,就难以发挥整个创新体系的功能。
  (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
  针对以上问题,要推进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实行开放型的体制。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其核心是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凡是能通过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来调节的领域,政府部门就要退出,政府部门不应该代替企业去创新,应该以宏观调控和提供服务为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项目选择应当由市场决定,创新的高回报也应该由企业享有,政府不应介入这个过程。要应对跨国公司R&D全球化挑战,实现自主创新,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国家的创新系统,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的研究机构参与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第二,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除了上述所说的比技术引进更重要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传播,即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改进,发展,进而普及它之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国内完成技术转让,即把新技术新产品普及到企业中去。在日本,政府和企业的科研机构进行着密切的合作,即进行联合研究开发,因此能够较顺利的推进技术转让。而在中国尚缺乏这种密切合作的机制。政府应当从税制、等方面采取优惠措施,积极扶持企业建立和加强研究开发机构,支持科研人员“下海”创办企业。
  第三,充分利用外国资源。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经济全球化和科研全球化的环境给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带来了机遇。要加强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利用跨国公司技术优势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的企业和机构主动与跨国公司加强研发合作。
  第四,重视发挥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作用。很多研究显示,中小企业在创新的量和质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美国有研究指出,尽管大企业有巨大的研发投资,但大企业常常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和降低其成本方面,而小企业更可能投资于具有根本性的创新。[11]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环境因素及创新能力方面。开创基业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决定小企业创新的重点更多放在技术突破和填补技术空白上。同样,民营科技企业也不可忽视,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建立面对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制度,理顺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关系,完善企业制度。
  
  
  [1]王志乐:《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2]王建:《跨世纪发展中的利用外资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3]黄兆银:《R&D全球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