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柳工业走廊”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窦均林 时间:2010-06-25

      [摘 要] 区域应该结合本地的基本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桂林和柳州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笔者把桂林和柳州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通过对“桂柳走廊”的生产要素分析,为“桂柳工业走廊”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可行的建议。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国家政策做了说明,接着具体分析了“桂柳工业走廊”生产要素现状,最后通过要素现状分析,对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及经营上的思路。

  [关键词] 桂柳工业走廊;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一、“桂柳工业走廊”概念的提出
  
  “桂柳工业走廊”是把桂林和柳州两地的工业经济发展作为整体考虑提出的。
  桂林和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相邻的区(市),互不隶属。桂林和柳州地理接近,两地距离约120多公里,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便利。桂林和柳州的工业产值长期占广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广西工业总产值超5亿元的17家企业中,有14家位于“桂柳工业走廊”。如果从整个广西看,大部分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冶金、汽车、机械、医药等行业多集中在桂林和柳州地区,两地都属于广西工业发达地区。
  柳州工业门类齐全,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重工业企业,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在柳州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合资企业陆续落户柳州。2004年,柳州市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占广西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38.74%,成为推动广西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导的新阶段的主要力量。2004年,柳州市工业化率为3.3387(工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的比值),在全区排列第一,按标准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期水平。
  桂林市是广西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桂林不仅是一个国际城市,也是一座基础较好的工业城市。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橡胶、机床、医药、客车、工艺美术、轻工食品为支柱的、产品(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化工业体系。
  随着桂林、柳州经济不断的发展辐射,地处桂林和柳州交界永福县的、隶书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苏桥工业园区入住企业的不断增加,将形成从桂林到柳州、企业密集的带状工业区。虽然从政区的划分上两地被分开,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桂林和柳州却可以归于同一个经济区。因此用“桂柳工业走廊”来概括桂林和柳州的经济,把桂林和柳州看作同一个区域。
  
  二、“桂柳工业走廊”生产要素分析
  
  1.资本要素。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发展经济的首要问题是资本投入不足。资本的来源,一个是当地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再一个就是外部资本的引入。自身资本的积累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缓慢的,所以对落后地区必须首先考虑区域外资本要素的投入。
  资本本身是有逐利性的,只有一个地区有经济发展的基础,可以为企业提供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资金投入。广西属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相比东部地区,广西的吸引条件并不好。(1)市场狭小,而企业离市场近的话,会得到更好的了解市场动态,又有成本优势。(2)人力资源不多。(3)中介服务的企业不够发达,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完全的服务。比如成熟的体系、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获得、咨询服务等中介行业。(4)成熟的工业体系。企业的经营成本比其他地区要大的多。所以如果没有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企业对西部资本投入的诱因很小。
  这可以需要从以下个方面去做。(1)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这不但表现在质量也表现在数量上。(2)在基础设施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利于企业与市场的信息流畅。(3)通过政策方面的优惠吸引资金的流入。主要通过税收优惠与土地优惠政策等措施。
  2.人力资源要素。桂林与柳州地区劳动力数量丰富。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2005年底桂林人口479万,柳州366万,在全区分列3、6名。桂林和柳州作为广西比较传统工业集中区,拥有大量的一般技术工人。
  但是劳动力整体的素质不高,严重限制了产业升级。整个广西的受程度仍然低于全国水平。2004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1年。2004年广西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8年(男8.46年,女7.46年),比2000年提高了0.38年,但仍然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分城乡看,城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2年,乡村为7.20年。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将生产要素分为两类,即初级生产要素与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非技术与半技术员工、融资等。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保持竞争力的持续性。
  3.资源要素。桂林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桂林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耕作性好,宜发展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业。桂林有1593种动物种类,隶属60目295科。有包括银杉、银杏在内的高等植物1000多种。桂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17种位于全国前列。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柳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度的气候带,雨量充沛,光、热、降雨等气候资源丰富。柳州盛产大米、玉米、甘蔗、花生、木薯、油桐、麻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果类有柑、橙、柚、龙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种。柳州范围内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有土地资源53万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8.6万公顷),森林5.3万公顷。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锰、铝、钨、镁、磷、硫、滑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和稀有金属近30种。由于气候暖和,土壤氮、磷、钾含量比例比较适应于甘蔗种植,柳州也是广西主要产糖区之一。
  4.区位要素。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是广西最大的航空港,2005年旅客吞吐量达3234821人次,在全国所有机场中列21位,2006年扩建后能起降国内所有型号的客机,并成为华南航空枢纽——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主备降机场。柳州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铁路直接联通湘、渝、黔、滇、粤五省(市),是沟通大西南与华东、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也是全国唯一拥有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柳州还是我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桂海(桂林-北海)高速公路和正在修建的梧州至贵州高速公路,以及209、322及323国道在柳州交汇,柳州向南4个小时可以直达海岸港口,向北通过桂林可以贯通中部腹地。桂林、柳州两地之间区间交通和外部交通均非常便利。
  虽然广西沿海、沿边,桂柳地区却深处内陆,在我国经济点——轴大区域开发战略(沿海、沿边、沿江)中,也不属于省会城市,没有什么优势。
  因此总的来说桂柳地区区位既有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5.技术要素。柳州是我国著名的工业重镇,由于多年的科技积累,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较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广西名列前茅,工程机械等一些产品具有一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桂林工业的整体规模虽然不如柳州,但桂林电子工业的总量占广西的70%以上,桂林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客车制造和食品工业居于广西前列。此外,桂林拥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桂林激光研究所等广西主要的理工科科研院所。桂林还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林和柳州两地共有各类科技人员约20万人,各类科研机构约50个。
  6.经济发展条件。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发展“桂柳工业走廊”的政治条件。我国东西部差距一直就存在。解放后国家出于政治考虑,大力发展西部经济,西部经济获得巨大的发展。桂林与柳州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核心地区,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工业的发展尤为显著。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开始又转向优先发展东部经济。使得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此期间,广西特别是作为广西工业核心的桂柳地区,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相比东部地区的差距却开始进一步拉大。“十六”大后国家又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把西部地区发展作为战略性的任务提出来。广西经济开始迎来又一个经济发展的机遇。2004年随着-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的举行,广西经济进一步突破西部省份一般面临的远离国际市场的缺点,开始直接面向东盟市场,为广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都有其继承性。柳州和桂林属于中西部地区,是解放后国家发展的重点地区。柳钢,柳工,柳汽以及桂林的工业等都是在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桂柳地区的工业在原有完整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桂柳地区是广西工业发展主要集聚地区之一。从统计数据看,“桂柳工业走廊”工业产值长期占广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广西的汽车制造业、制药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主要有柳州钢铁集团、柳州华锡集团)、橡胶工业(主要企业有桂林轮胎厂、桂林乳胶厂)、日化工业(主要企业有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立白日化有限公司)和食品工业等都集中于在这个带状区域。桂柳地区拥有广西最好的工业基础,工业发展条件,这是桂柳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历史优势。
  
  三、 “桂柳工业走廊”经济发展的启示
  
  “桂柳工业走廊”就是对桂林和柳州两地的一种地理上经济集中现象的描述,是对广西经济最为集中地带的一种新的提法。桂林和柳州经济一直以一种独立方式发展,以前很少有论著考虑到桂林和柳州区域经济集中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的研究,桂柳工业走廊就是希望通过认识这种经济集中现实,通过两地生产要素互为补充,把桂柳看作一个大市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
  要发展“桂柳工业走廊”经济,需要结合桂柳地区生产要素的实际情况,克服要素的限制条件。从桂柳地区实际情况,给了我们一些经济发展的思路。
  1.不断增强桂柳工业走廊的生产要素数量与质量。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吸收。桂柳地区的要发展经济发需要拥有可以支持经济发展的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在企业管理中是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发展桂柳工业走廊的经济需要大批高技术的人力资源,需要拥有知识的高素质员工。
  桂林作为广西的大市地位与桂柳地区较为成熟的科研体系桂林首先应考虑到留住现有的高水平人才。在政策上对高水平人才进行政策上的奖励。在这方面上海等发达城市都有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人才,也可以作为借鉴比如在户口、住房等方面的优惠。作为企业也应从自身做起,加大人才的引入与培养,为社会人力资源的培养作出贡献。
  通过优惠政策与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国内的投资。传统经济学家都把资金当作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在世界各地经济发达地区都伴随着资金的投入。“桂柳工业走廊” 资源丰富、发达、基础设施完备,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资金缺乏。桂柳地区应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的机会,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快本地工业的发展。
  2.发挥桂柳地区人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桂柳地区的发展。“桂柳工业走廊”特别是柳州的工业经济主要表现为重化工业的的经济,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食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占比重少。通过利用桂柳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按照梯度理论的理解,随着广东经济发展,产品的成熟度提高,产业会转向最有利的发展地区。“桂柳工业走廊”应该利用临近广东,人力资源成本低,属于“泛珠江”区域的优势,积极接纳这些产业的转移。同时“桂柳工业走廊”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可以作为广东省经济“点-轴”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点。
  3.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广西是一个沿海、沿边的省(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进一步拉进了与国际市场的距离。“桂柳工业走廊”也应该积极利用这种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开拓与之临近的东南亚市场。广西外贸出口总值中工业制成品占了近80%。对于工业发达的桂柳工业走廊来说,在当前情况下,是大有可为的。
  4.“桂柳工业走廊”进行区域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桂柳两地市场一体化,优化“桂柳工业走廊”的产业结构。桂柳地区由于地理上比较近,有条件实现市场的一体化。但是由于行政划分并不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使得资源在两地之间移动成本升高,造成经济发展的人为割裂,严重伤害了两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桂林和柳州应主动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两地的经济一体化,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使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把桂林和柳州作为一个整体,优化产业结构,寻找真正适合本身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在两地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考虑把重工业基地放在柳州,同时把汽车工业、医药业作为共同的主导产业。桂林主要发展食品饮料行业、客车、医药、会展业。柳州则把重工业(如冶金、机械等)、汽车、医药等作为主导产业。在政府政策支持中进行产业优化,避免重复性建设,使得要素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5.发展桂柳经济,应该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在保持增长率的情况下降低资源消耗率。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政策大方向。桂柳本地一些工业资源也比较贫乏,要支持桂柳经济发展,不能完全靠资源引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供给有限,二是资源的消耗量增大,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环境。重工业是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在国家政策中是经济发展中重点的治理对象。桂柳地区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多,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方面,责任重大。主要可以通过提高现有资源利用力发展经济,通过循环经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
  6.发展桂柳经济需要创新,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通过创新改变生产要素的劣势。桂柳地区经济主要是利用桂柳本地的资源要素来发展,但是桂柳地区工业资源(如煤、石油、铁等)缺乏,当然对于单个企业,资源缺乏范围要大的多。发展经济必须克服资源对经济的限制要素。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或者通过组织形式和管理等方面的改变(比如资本运作或者企业联合)以低成本获得外部的资源。比如可以采取企业集群等方式,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等问题。企业也需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去创新,使得资源缺乏不那么严重。
  
  :
  [1]刘名彦.比较优势:经济发展的迷雾[J].读书,2005,(1).
  [2]2003年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2004年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2003年柳州经济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2004年柳州经济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