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场群落发展动力机制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石忆邵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查考察,概括了浙江省义乌市场群落的特点,并揭示其崛起的动力机制,通过剖析该市场群落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市场群落 特点 动力机制 问题 对策建议 义乌市
  
  义乌市场群落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持之以恒地贯彻实施“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培育了以义乌小商品城为龙头、专业市场和专业街相互配套、本地市场与市外分市场相呼应的市场群落和市场体系,并以此带动全市、社会、文化和生态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走出了一条“以市兴城、以商富民、贸工联动、城乡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初步实现了从昔日的“马路市场”到“华夏第一市”、从农业小县到经济强市、从小城镇到国际性商贸城市的三大跨越。
  
  市场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强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义乌市在全国率先开放了小商品市场,从而赢得了市场化改革的先机。市场规模较快扩张,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市场经营面积15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4.4万个,经营人员达20多万人,总成交额达287.3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7个。义乌市场集散功能强,近70%的商品来自除义乌及周边县市以外的东南沿海地区,呈现典型的集散型市场特征。义乌市场商品辐射全国各省市,约70%的商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近30%的商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市场商品出口到世界五大洲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场构成具有多样性和衍生性
  义乌市场实际上是一个由中国小商品城为龙头、专业市场和专业街相互配套、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协同推进、城乡市场相互补充、本地市场与市外分市场遥相呼应的综合市场体系。作为龙头市场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其成交额约占全市总成交额的90%。在全市55个市场中,有专业市场39个,约占市场总数的71%;有专业街20多条,大多分布在小商品城周围。并通过输出义乌小商品城的品牌、经营人才、管理经验等建立起了20多个国内外分市场。义乌小商品城的成功,还催化了其它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及劳务、、运输、产权、房地产、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衍生与发展,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城乡交融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市场网络体系。
  
  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
  20世纪80年代,义乌的商品市场主要由工商部门举办,市场选址、审批和规划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市场建成后,再通过垂直分级管理模式对市场进行管理。这种建设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同类市场的重复建设及以物业管理来替代市场管理的弊端,有利于保证市场建设者不与民争利。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创办主体逐步趋向多元化,私营老板、股份集团公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参与到市场开发建设中来,形成了“企业建市场、企业管市场、市场企业化”的模式。从市场经营主体来看,义乌市场96%为个私工商户。
  
  市场实体呈现组团式、群落型分布格局
  专业市场组团化或批发市场团地化,已成为市场群落的重要空间分布特征之一。如在义乌城区,现已崛起了6大市场群落(见表1),即:篁园路市场群落,包括中国小商品城篁园市场、眼镜市场、篁园路菜市场等;针织市场群落,包括针织原材料市场、针织机械零配件市场、袜业精品中心;宾王路市场群落,包括宾王市场、中国化妆品市场、宾王家具市场、义乌通信市场、义乌家电城等;国际商贸城,包括工艺品、珠宝首饰、玩具、五金、电器、箱包、钟表、雨具等专业交易区;环城北路生产资料市场群落,包括义乌物资市场、浙中木材市场等;义乌农贸城,包括蔬菜交易区、水果交易区、水产交易区、超市零售区、自产自销区等专业交易区及花卉市场。活跃于上述6大市场群落及其分市场中的经商人员,通过供求、信息联系及竞争与合作,织就了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商品购销网络,对促进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义乌市场群落崛起的动力机制
  
  义乌市场群落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民间商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传承机制
  义乌市场群落的崛起与其深厚的民间商业习俗和商业精神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义乌就出现了“敲糖换鸡毛”的商业活动。每到农闲,大批农民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风餐露宿,走南闯北。由于这是一种几乎没有货币资本限制的商品交换,仅凭人力资本就可参与,并能较好地做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能够成为一种既避开官方重农抑商重压又寻求市场缝隙追求商业利润的理想方式,因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传承性。同时还培育了义乌人吃苦耐劳、争强好胜、求真创新、勇于争先的优秀品格,以及谈判、推销、沟通的商业技能。这种特殊的商业型人力资本的积累催生了民间商人阶层的发育与成长,为赢得市场先发优势奠定了基础。
  
  契机与资源约束的推拉机制
  明朝戚继光在义乌招募抗倭的义乌兵,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但这种特定的历史契机既为大批义乌农民弃农从商提供了机遇,又使义乌兵在军旅生涯中养成的分工合作精神对其退伍后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组织和合作将个体商人组成一个商业团队,商业团队之间有着明确的市场范围,在一个市场范围内又有组织地形成了商业网络,共同开拓着大商人不愿开发的农村市场。此外,他们在分工体系中所处的边缘性地位,也决定了他们只有依靠彼此的合作,才能融入更高层次的商业圈。
  义乌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可耕地面积天然不足,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生产条件较差;加之人口稠密,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因此,只有拓展商业活动,通过交换互通有无,获取分工和贸易利益,才能将自然资源上的劣势转变成经济上的优势,所以经商务工成为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义乌人的一种生存策略。
  
  商人群体行为与地方政府政策扶持的耦合机制
  在市场群落的发育成长过程中,如果既有经商者的自发行动,又有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其进程会大大加速。商人和政府有着不同的目标取向。商人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成为其主要策略。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风险,市场流通应从摊贩式集聚向有组织的批发交易发展,形成市场规模效应,赚取比小摊贩更高的商业利润。地方政府的目标取向则在于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同时,市场群落的形成又具有增加税收、增加就业岗位、带动运输、物流、餐饮、住宿、金融、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功能,符合基层政府自身的利益祈求,因此,两者易于实现共同的价值认同而结成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正是上述两者的耦合,使得义乌市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能率先提出“允许农民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的政策创新,赢得了市场先发优势。继而于1984年又进一步提出“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并持续贯彻至今。
  
  区域经济结构的互补机制
  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布局情况来看,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以重为主,轻工业、加工业相对落后;东南沿海地区则以轻工业、加工业为主。义乌市场群落的崛起正是抓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结构互补机遇,利用浙江乃至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支撑和货源优势,适应中西部地区对轻工业产品、目用消费品的广阔需求,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生产企业与中西部地区的广大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产销互动发展”的桥梁。
 再从国际市场发展潜力来看,义乌市场的商品供给与国外许多国家的产品需求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义乌市场主营的小商品和日用生活消费品,品种齐全,价格低廉,与西方发达国家、俄罗斯及东欧地区的商品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拉美、中东、西亚、非洲等地区也有广泛的需求。这就为加快义乌经济本地化与国际化的有效衔接、拓展市场辐射空间提供了契机。
  
  市场经营者的持续创新机制
  经营者是市场的核心。市场群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档向中高档发展,市场辐射范围从区域性到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进展,归根到底归因于市场经营者丰富的创造力。他们凭借丰富的经营经验和雄厚的资本积累,不断创新经营机制、经营业态、营销方式、交易手段等,实现市场体制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保障市场群落的可持续发展。义乌商人既勤俭耐劳,诚信为本,坚韧执着,深谋远虑,又思想开放,脑筋灵活,敢立潮头,敢于争先。这些特性夯实了义乌市场群落长盛不衰的动力基础。
  
  市场功能定位的递进机制
  义乌市场群落形成的初期,销售对象定位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居民,销售的主打商品为价格低廉的中低档日用工业品。这种市场定位适应了我国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填补了广大农村地区大型商品集散中心的空缺,并以机制活、税负轻、成本低的优势弥补了国营商业多环节、高成本、低效率等弊端,成为了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的一条重要购销渠道。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市场建设速度加快,同类型市场不断涌现,特别是一大批产地市场迅速兴起,分流了义乌市场的客源,削弱了义乌市场群落的集散功能,加之区域之间体制和政策差异逐步消失,仓储式平价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等新型商业业态不断兴起,大型乡镇企业集团又自建营销网络,这些都加剧市场之间的竞争。面对新的挑战,义乌市场群落发展及时实施了从注重量的扩张向注重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建设市场实体向注重健全市场机制转变,着重在转化机制、调整结构、配套设施、健全网络、创新功能、夯实产业基础上下功夫。与此同时,调整确定建设义乌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新的功能定位,将义乌市场群落建设成为集产品展示、代理批发、厂家直销、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和国际购物天堂。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实施“外贸拉动、贸工联动、名牌带动、群众推动、政府促动”五动并举战略,实现义乌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社会文明化、生态和谐化的总体目标。
  
  义乌市场群落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规划布局欠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义乌城区的专业批发市场都是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从市场规划、选址、建设到运营管理,都是在政府主导作用下进行的,显示了政府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但随着市场建设投资主体逐步多元化,私营企业老板、股份集团公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也开始兴办市场,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了资源浪费。如浙中生产资料市场与义乌物资市场布局毗邻,且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雷同,致使浙中生产资料市场的营业用房出租率较低,经营十分困难,最后不得已而被取消;义乌家电市场与中国小商品城电器交易区同样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专业街的发展也尚未纳入统一的规划布局管理之中,导致部分专业街的重复建设,如桥西街、前大路东段、稠州中路39街均为化妆品专业街;保联东街、桂林街、漓江街、庐山街同为针棉织品专业街;稠州中路、五台街、春江路均为工艺饰品专业街。不仅同类专业街偏多,而且与中国化妆品市场、针织品市场、国际商贸城的工艺饰品交易区等也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对专业市场的稳定和专业街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此外,一些市场内部划行归市不力,不同楼层经营同一商品,致使楼上经营户生意冷清。南方联托运市场选址远离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又给客商带来了诸多不便。小商品城周围的停车场地太少,不能满足客商停车运货的需要。
  

  市场总体素质不高
  一是大型骨干市场偏少。2004年,义乌城区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骨干市场只有义乌小商品城、义乌农贸城、义乌通信市场、义乌物资市场、浙中木材市场、义乌汽车城、义乌新马路菜市场共7个市场,其余专业市场成交量小,集散能力弱,辐射范围主要局限于义乌及周边县市。二是市场经营主体素质不高,传统经营方式仍占较大比重。老一代经营者虽有丰富经验和资本实力,但文化素质偏低,外语和机水平差,难以适应市场信息化和国际化需要;新一代经营者文化素质较高,但缺乏经验和实力。因而经销、代销等传统交易方式仍占70%以上,商务所占比重很低。三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巨商大贾偏少。市场经营主体中,个体户所占比重高达96%,公司制较少;年经营规模不足1000万元的经营者占80%以上,影响了商业资本向资本转化的速度。四是上市商品以中低档为主,名优产品所占比例较低,不足20%。五是本地商品所占比例不高,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目前本地商品所占比例约为1/3,本地产业支撑能力较弱,中间集散型市场向产销一体化市场的转型较慢。
  
  市场开发的“房地产化”倾向明显
  由于市场群落范围内的商业用房、门面房升值速度快、需求潜力大,一些唯利是图的开发公司便打着市场开发的旗号,行房地产开发之实,大肆圈地建房,既造成土地资源锐减,又带来部分市场的重复建设。少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还好大喜功,盲目追求大规模、高档次,既加重了市场经营者的成本,又导致部分摊位的闲置浪费。一些经营者甚至热衷于从摊位或门面转租、转售中获利,而不是将主要心思用于市场经营上,致使市场竞争和辐射力减弱。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遏制摊位转租行为,如转租者要上缴一部分转租费用给政府,或在承租的5年中,若有3年时间不经营的,则应无偿收回摊位,但由于认定困难等原因,而无法操作。专业街房租上涨的幅度也较快,影响到经营户的稳定发展。
  
  市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契合
  随着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兴办专业市场的热情高涨及工商管办分离,形成了义乌市场群落“多家兴建,工商监管”的管理模式。但多部门参与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易于出现职责不清、部门权力利益化等倾向,导致市场内的各种收费逐年增加。而这些费用收取后用于市场的比例却不高,如工商管理费仅为47.2%,治安费仅为13.6%。特别是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工商部门原有的某些职能消失,相关部门的某些职能又未落实到位,进而出现了市场管理上的空档。如打架斗殴、敲诈勒索、诈骗等问题,原由工商部门独家处理,现在由工商、公安、法院等多家处理,部门利益的分割有时难以形成管治合力,致使经营户和客商无所适从。公安部门办案经费和警力严重不足,也影响到案件处理的进度。市场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市场信息化、法制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联托运市场长期以来对托运线点实行独家垄断经营,政府的让利政策落不到客商身上,运价偏高,且影响货畅其流。一些停车场收取较高的停车和装卸费用,加大了经营成本,削弱了义乌市场商品价格低廉的优势。近年来,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的外商已达6000余人,但却缺乏专门的管理服务中心来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居住安置和管理。
  行政体制约束又成为义乌市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义乌目前在行政级别上还只是一个县级市,但却拥有海关、国际会展中心、机场等一般县级行政单元所没有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义乌铁路车站也已升格为二级站。义乌市总人口近15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68万,外来务工经商暂住人口约60万,流动人口约20万。其总人口或非农业人口已高于部分地级市。2003年,义乌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49亿元,人均GDP为27783元,财政总收入23.07亿元,机构存款余额达390.0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8.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1亿元,电话普及率达142.78%,移动电话用户数为54.27万户,建成区面积扩展至45平方公里,许多指标位居全省62个县(市、区)的前列。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名列全省首位。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4.2:52.1:43.7,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在2004年度全国百强县(市、区)排序中,义乌排名第17位。由此可见,无论从人口总量、非农业人口数、实力、产业结构、建成区面积、基础设施等方面看,义乌已基本具备了成为地级市的条件。其目前的行政等级与其新的城市功能定位是极不相称的。
 市场扩张缺乏统一规划和严格标准
  20世纪80年代后期,义乌小商品市场就以其规模大、品种多、设施全、服务好、管理规范的特色闻名全国。各地政要、市场主办者纷纷前来参观考察和招商,面对各地建设市场的浪潮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义乌决策层也产生了危机感。为了更好地发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贩运队伍,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开拓边境贸易,培育义乌分市场是迎接市场挑战的理性选择。少数承包分市场的经营管理者由于个人素质差,管理水平低,而导致市场歇业,或因经济纠纷而中止合作合同。还有个别分市场举办者或承包者以盈利为目的,钻市场开业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的空子,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分成和摊位租金的收缴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有些单位服务意识差,以专赚小商品城品牌无形资产的钱为目的,收了冠名费即万事大吉。一些托管市场,有的被委派人员长期不在岗,出现只收费不管理的现象。一些分市场由于负责人的更换而强行修改协议或排挤义乌管理,影响了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加之分市场名称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标准,以致擅自冠名、变相冠名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分市场由于没有自己的联托运线点,货物要通过其它线点中转,不仅给经营者带来不便,而且增加了经营成本,严重制约了分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义乌市场群落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与布局。要建立一个权威、统一和高效的市场群落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市场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如制订市场群落总体发展规划、场街发展规划与布局方案;核定各类市场的收费项目、标准和税负;协调市场主办、管理、经营、服务部门间的关系;制定市场运作和管理规则等;要合理调整现有市场布局,重组部分重复设置的市场;要将专业街纳入市场群落的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中来,促进场街结合与互动发展;要抓住义博会的契机,吸引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厂商,与义乌市场群落建立稳固的购销关系,加快市场商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名优新特产品的上市比例。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营机制,提升市场经营者的综合素质。要完善经营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完善市场经营户的经营机制,促进家庭经营向股份合作制、公司制转变,走联合发展、规模经营之路,培育市场主体经营户和巨商大贾,壮大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引进现代经营方式,规范发展总代理、总经销等现代交易方式;引导经营大户创办实业,推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促进工贸联动的产销一体化经营;要继续加强对市场经营者的法规、国际经贸、商贸外语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法制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推进经济本地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要围绕专业市场发展特色工业。重点选择服装、针织、饰品、拉链、玩具、小五金、工艺品、化妆品、文体用品等优势产业和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拓展区域特色经济;要重点建设义东北、义西南两大工业带及北苑、义东、义西、义南、义北5个现代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本地产业对市场群落的支撑能力,形成产业区、专业市场、专业镇与中心城区互动协调发展格局;要对一些专业化程度和本地产品比重较高的商品交易区,如袜子市场、衬衫交易区、果蔗交易区等,可组建营销集团,统一注册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开拓市场,统一提供社会化服务,增强本地产业与专业市场联结的产销一体化程度;要依托义乌市场群落,加强景点规划和旅游专线、旅游建设,重点发展购物、休闲旅游业,带动关联产业的繁兴。
  进一步理顺市场群落的管理体制,尽快调整义乌市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理顺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公安、法院、、物价、计量、技术监督等市场执法管理、司法部门的责权范围,减少职能交叉,深化分工协作关系;工商部门要彻底实行“管办分离”,从根本上克服政企不分现象,提高市场监督执法的权威性;要在市场群落内推行“预赔制”、“工商巡查制”、经营户签订入场责任书、市场治安联防等制度,强化对上市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要清理整顿乱收费现象,规范摊位转租行为,减轻市场经营者的实际负担;要加快信息市场建设,适应商品交易手段现代化的需要。
  根据义乌市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大城市的趋势,将义乌、东阳、浦江三个县市进行行政整合,组建新的义乌地级市。此举不仅对义乌及周边地区乃至浙江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而且义乌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贸城市对中国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切实抓好义乌分市场的规划建设与规范管理.分市场是培育贩运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完善市场网络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将分市场培育置于与义乌市场群落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要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分市场。要围绕巩固和拓展市场、抢占大中城市市场、开辟国际市场的目标,逐步建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连锁分店”三级连锁配送体系。在建设义乌市场群落物流中心的同时,面向中西部和边境地区,合理选点培育连锁经营式的分市场;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若干义乌市场的配送中心;在国外,开辟营销窗口、设立总代理或连锁超市,逐步构建遍及国内外的小商品流通网络,拓展市场空间。要健全分市场建设中的政府协调机制。义乌市政府要加强与分市场所在地政府之间的沟通与磋商,在用地、资金筹措、选址建设、经营户引进、贷款贴息、货物运输、法律保护等方面提供支持。要搞好分市场与联托运线点的配套建设,确保分市场办到哪里,联托运线点就应开发到哪里。要强化对分市场的规范管理。要清理整顿不符合条件、标准的分市场建设,规范审批管理,维护市场声誉。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分市场的招商管理和跟踪管理。
  
  :
  1.朱江龙.商城发展初探(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2.陆立军,白小虎,王祖强.市场义乌—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郑勇军,袁亚春,林承亮.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4.朱江龙.商城发展初探(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5.陈新宝主编.天南海北义乌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6.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浙江市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7.楼国华.开拓创新,把义乌建成国际性商贸城市(N).人民日报,2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