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人口流动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内容摘要: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口区域和人口流动最活跃的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口流动对区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劳动力素质要求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人口流动 产业经济 泛珠三角
泛珠三角地区人口流动和产业发展现状
泛珠三角的流动人口总量包括沿珠江流域的广东、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福建、贵州、海南、江西九个省份加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流动人口,其覆盖区域人口总量超过4.53个亿,占全国人口的35%;面积20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2000年生产总值38846.3亿元,占全国的33.3%;。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迁移流动人口已达12107万,其中省际迁移流动人口4242万(限于资料,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占全国迁移流动人口的35%。在全国省际流动人口中,流入广东1506万人,占全国该类人口的34%。形象地说,每三个在国内跨省流动的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奔广东而去的。而流入广东的人口中,90%以上是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区域,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因此,对整个泛珠三角区域流动人口和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将会促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人口流动的发展规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出符合人口发展、与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路子。
作为整个泛珠三角地区吸纳流动人口的主要省份,广东的加和制造业是优势产业,从加工贸易起步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广东工业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广东加工贸易出现了一些新趋势: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加工贸易的原材料由几乎全部靠进口向逐步采用国产原材料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由早期港澳地区投资的加工贸易型中小向跨国公司投资的大项目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加工贸易总出口的比例增加;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更加明显。随着广东省深加工与制造能力的提高,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将更加突出,必将引发加工产业向周边的泛珠三角地区转移,带动整个泛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和外贸出口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是承接香港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广东成为国际制造业加快向我国转移的一个主要基地,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280多家进入广东。2003年8月的粤港联席会议上,粤港双方达成经济重新定位的共识,广东将利用其强大的劳动力优势,致力发展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休闲服务中心,香港则发展和相关的服务业。目前,若能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主要向转移的性机遇,充分发挥泛珠三角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投资环境优势,加上开放程度高、产业配套强和机场、深水港多的综合优势,在泛珠三角和临海地带建设包括重化工业、轻型工业、加工工业和综合服务业的化产业体系,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带动泛珠三角地区其他关联产业共同发展,势必有力地推动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从世界加工厂向有独立完整制造能力体系的世界工厂和区域性休闲服务中心转型。
这种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能否成功,取决于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劳动力就业的存量结构是否能够适应这种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须整体考虑可能引起的劳动力在产业间、城乡间和整个泛珠三角区域内的社会流动。
泛珠三角人口流动对产业经济影响的深层次分析
产业发展影响劳动力供需结构
近几年,有关学者通过动态投资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动态投资经济效益指标=GDP平均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率),利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关于投资和劳动力的边际贡献率,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来拉动,并且外延粗放式增长和经济效益提高之间不匹配,动态投资经济效益指标呈下降趋势。从产业结构上看,基础产业和机械产业薄弱,使加工工业缺乏后劲;产业组织层次不高、空间布局重复等问题突出。在转型时期若继续以高投入来支撑高增长,以重复投资,遍地开花来支持高产出是难以为继的。尤其是这几年,速度和结构的调整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GDP增长速度的放缓和产业升级的加剧,对劳动力供需结构产生下述影响:
经济增长率下降,结构调整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上升,投资就业弹性下降,必然使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有较大比例的下降。
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在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过程中,一些新兴成长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另一些传统产业因效益和流动条件不佳而难以招到合适的工人,导致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一方面高科技和重化工业必然产生资本对劳动力尤其是普通工种的替代;另一方面,结构升级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则因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和专业结合的不合理而处于相对稀缺状态。
在产业升级中调整人力资源配置
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同时存在着节约劳动力的使用和扩大劳动力派生需求两种效应,存在寻找效益最大化和就业最大化的最佳结合点的可能性。显然,在当前我国面临劳动力尤其是剩余劳动力几乎无限供给(仅剩余劳动力1.6亿人)的前提下,一味追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会加剧失业问题,使社会付出很高的成本,城市环境和治安问题等严重恶化,这样既不利于全社会共同福利的提高,也不符合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初衷。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加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目标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一条理想的道路,至少在理论上表明广东尚没有放弃充分利用人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如果实践上偏离修正,从以往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战略上后退,“泛珠三角区域”内人口资源分布和人口城市化格局将面临调整:广东若致力于本省人口的城乡合理分布,实施本省人口的城市化战略;那么“泛珠三角区域”内其他省份的流动人口流入广东、在广东实现其就业并城市化的通道将不再顺畅,甚至严重阻塞。若其他省区的劳动力资源输出战略不及时作相应调整,区域内人力资源融合将出现紊乱状态,区域矛盾升级激化。
因此,寻找效益最大和就业最大的最优路径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引导企业继续重视劳动密集型技术,鼓励出口采取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混合型”技术。劳动密集的低劳动成本仍然是珠江三角洲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在转向高科技的过渡阶段,尽量保留这一优势有利于国际竞争。因而在企业生产的不同工序实施两种密集的结合是符合经济转型的要求的,同时,在空间上和行业上实施不同的技术选择仍然是有利于结构升级和扩大就业的。
加强对农业资金和科技的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开发性生产。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泛珠三角洲地区农业化水平,改善农产品生产、流通条件、抑制通胀;另一方面又拓展了就业容量。发展产业化经营,实行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大的吸引力。农村产业化经营,一是通过大规模开发生产基地,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二是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三是通过对加工的农产品进行自行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四是通过开发农村中的多条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的拉长和深化,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五是通过农科教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消化剩余劳动力。实践证明,农村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农业大区要向农业强区跨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农村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
增加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家都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人口的转移流动虽然给第三产业带来直接的压力,但也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人口的转移流动离不开运输,离不开邮电,更离不开餐饮酒店。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城乡居民更加重视了对双休日和长假的合理安排,到风景名胜地和大中陶冶性情,充分享受业给他们带来的精神食粮。这也成为新世纪人口转移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服务业首先是加大投资力度,拉大城市框架,增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休闲娱乐场所;其次是做好服务、宣传、推荐工作;第三是争创品牌效应,突出服务特点和优势。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多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社会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工商、税务、卫生、劳动等政府主管部门对社会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许多社会服务业如看护、家政、保姆等工作大量地吸收流动人口劳动力;另一方面,社会服务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对劳动力要求不高,有利于安置流动人口就业,完成产业转型。
推行有效的职业培训计划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培训结构,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已成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摸清产业发展和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发展趋势和现有人力素质状况,在此基础上做出详细的教育结构调整和职业培训计划。
把培训和再就业紧密结合。特别要注重大龄、女性、文化素质差等再就业难的特殊群体的培训,促使这部分人能够逐步适应劳动力的竞争与流动,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一是大力培养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二是继续在国内外积极引进急需人才;三是加强对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训,改善应用型人才奇缺的局面。从而缓解劳动力数量型过剩与质量型短缺的矛盾。
发挥各层次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政府的投入,采取多方筹集培训经费的方法,实行国家、地方、单位、个人分担培训费用或联合办学等方式发展职业培训教育。要坚持实行毕业证和技术等级证书“双轨制”,作为上岗求知的凭证,努力提高上岗职工的流动技能,增强劳动力的劳动素质,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竞争力。
规范职业中介组织。作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的桥梁和驿站的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逐渐增多,呈快速发展势头,其在人口的转移流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些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职介组织太多,手续不规范,规章制度不严格等,影响了其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加强指导,完善办法,实施监督,保证通过职介组织实现就业的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
:
1.曾毅.中国人口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元元.构造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宋栋.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
4.陈丰.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研究[J].学术探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