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观点综述
到20世纪90年代,资源耗竭、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挡在了各国的道路上,于是各国便开始寻找一种不损害生态和谐和社会公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此,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就成为理论界极其关注的热点,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又强调经济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伦理化。传统的以追求财富总量为目标的发展实践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社会繁荣,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问题。而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社会——之间复杂的联系和深邃的关系内涵,它的理论形成和发展体现着人类价值观、发展观的反思、变革、重建.
2.可持续发展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决不意味着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强调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它意味着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改善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提高总要素生产率,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方面内容,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它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4.可持续发展追求的公平不仅指本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且指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它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的同时,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在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的条件下,用其他形式财富代替自然资本,并在时间推移的长河中使我们的后代维持可接受的、至少是不下降的福利水平。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表现为水污染、酸雨、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相当突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的估算,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以快速发展的1993年为例,当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1085亿元。
2.资源短缺和浪费巨大。中国的人均资源极为短缺,但在短缺的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资源浪费严重,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
3.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西部地区经济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倚重,不仅使其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而月。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1)可持续发展理解和认识的偏差。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理论到战略的形成,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从实践效果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政府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虽然被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但它在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不够明确。在中长期计划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往往被作为与经济发展战略平行的社会发展领域的发展战略来看待,其内容都只是涉及人口控制、社会发展、医疗保健、资源环境等;从公众角度看,虽然近几年环境意识有所觉醒,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全国公众心目中相当淡薄。他们片面强调消费水平中的物质含量,没有积极参与到有关影响他们环境利益的决策过程中。这样必然导致政府片面的追求GDP数量的增加而忽视发展质量的改善,同时无视公众与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企业在利润极大化机制的驱动下,不可能主动将生产所带来的环境代价纳入成本核算中,导致大量无需支付治理成本的废弃物的产生,整个社会的公共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破坏。
(2)制度缺陷导致市场失灵。表现为:首先,清晰的产权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然而,臭氧层、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等环境资源具有不可分割性,其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的成本很高,这将会导致所有人都可以在无需付费的情况下自由享用和无节制地争夺稀缺的环境资源,其结果是造成环境资源的过度浪费,甚至枯竭。其次,相当一部分资源的产权是无归属的,在产权主体缺位的情况下,其资源使用的负外部效应几乎是毫无约束地向自然圈扩散,从而形成“公地的悲剧”的演化过程;单个经济主体不考虑资源使用的社会成本,而只是以自身的成本收益去衡量是否继续投资,由于大部分外部效应是由其他个体承担,故其生产成本相对较小。在这种成本收益关系下,该厂商会尽可能加大使用资源的力度,而不去理会整个社会的收益已远远小于成本。这种个体最优决策和社会整体最优决策的矛盾,使这些资源的使用难以保持可持续性。最后,现行资源价格机制的缺陷,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率。由于传统习惯、信息不通畅及政府对经济活动强制性干预等原因,资源的价格不能正常地反映生产成本。
(3)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缺陷。首先,在决策机制上缺乏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体系。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由多个部门联合抓,但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环保部门地位偏低。而且部门和地方的“条块”分割使发展经济的决策往往缺乏综合、长远的考虑,跨行业和地区的问题经常被搁置。其次,在控制机制上,“政绩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冲突。在我国,用“政绩”尤其是经济增长指标来考核各级干部的制度非常普遍。为体现“政绩”各级干部在任期内都把GDP增长放在第一位,而生态环境往往成为政绩攀比的牺牲品。最后可持续发展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动力机制难以建立。
三、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1.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解决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建立绿色GDP指标的关键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从近年来各国实践经验看,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大体包括四方面内容:(1)人们对资源破坏(掠夺式开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损失;(2)为减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所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或开支;(3)由于过度采掘和大量消耗,导致资源衰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4)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社会负效应。实行绿色 GDP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进社会福利。同时采用绿色GDP这一总量指标,也有助于更实际的测算一国或地区的生产能力。
2.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凋发展。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治理技术为基础,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因此,我国必须把技术创新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1)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各种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2)运用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主体——的技术创新行为予以扶持。企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我国大多数企业从根本上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或苦于技术创新资金的短缺而只能维持现状,放弃技术创新这个具有正外部性效应的选择。因此,政府应对主动开发应用无害生态环境技术的企业通过财政贴补和税收支出等手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3.进行体制创新,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1)发挥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综合调控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经济和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进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部门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形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地方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权利和义务,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重视地方政府参与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宣传和组织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拓宽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渠道。(2)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灵活配置环境资源、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具有独特效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积极培育环境资源市场,建立合理的环境与资源价格体系,合理运用、财政、价格等手段进行环境管理,从经济利益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3)进行价格改革,取消扭曲资源价格的补贴,减少资源利用上的浪费。
4.不断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完善各种资源管理制度。(1)建立排他性产权,克服共有资源造成的“公地的悲剧”。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其中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这一束权利可以结合于同一产权主体,也可在不同的主体间分割。根据这一思路,凡是能够私有的资源可以采取私有途径,对一些必须由国家所有的资源,可将其占有和支配权明晰给地方政府、企业和集体,由此形成明晰的排他性权利。实施这一产权明晰的结果可以保证对资源滥用的克制,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在利益分配上应倾向于产权所有者,对产权所有者过于苛刻的利益分配会导致过度开发资源来维持当前生产、生活,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再生。(3)创造一种有效执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实现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
5.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建议。(1)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切实增加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为此,要建立政府环保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环保投资占 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明确规定环保投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当然,在我国财力有限、财政支出刚性较强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环保的财政支出尚面临许多现实困难,有必要寻求其他的资金筹措渠道。借鉴一些经济转型国家的做法,我们可考虑建立环保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和滚动发展,基金主要来源是排污费、罚没收入等。(2)改革现行的环境收费制度。一要将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同时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高税率,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实际价值。二要改革排污收费制度,改变目前的超标排污费制度为达标排污收费制度、超标排放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的制度。(3)适时开征环境税,用税收手段来保护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中的污染,减少对能源、自然资源的使用,筹集资金用于环保行为,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措施有:开征新税种;对现行的税制进行调整(完善资源税制度、在现有的税种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4)财政应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正外部效应很大,具有公益事业性的“朝阳”产业,国家应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税收支出等手段,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6.应做好区域经济的政府协调工作。尽管市场协调能够推动各个区域效率的提高,但它无力克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其功能的缺陷。因此,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就成为必然选择。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应该贯彻以下原则:(1)适度倾斜,即要有重点地改善生产力的布局。倾斜的重点可以随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而调整。现在东部地区已经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有必要及时调整倾斜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着重改善中西部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2)优势互补。东部地区应发挥其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外资源与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价值大、能源与原材料消耗低的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开发,主要发展能源与原材料。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在重庆、西安、兰州等城市也应发展资源导向型的高技术产业,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3)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协调,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因此,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这样,中西部地区就能通过市场交易把其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形成其较强的对东部地区经济技术的吸纳能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